,逼迫大軍以少戰多和清軍決戰。
若不是自己的虎賁師血戰一場,擊潰了人數是自己三倍多的五萬韃子鐵騎,此戰一定是有敗無勝。倘若十七萬大軍在錦州城外大潰敗,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錦州大戰打敗,大明朝的國運恐怕就算是完了。十七萬大軍是大明能拉出來的最後一副家當,一旦大敗,且不說要死多少前線將士,就說大明的國防,一敗之後關寧防線顯然將大崩潰。
明軍再無力和韃子決戰,清軍入主中原也就是一個時間問題。
到了那樣的境地,天下的漢人都要削髮為奴。
滿清殘暴,在遼東立國就把遼東的漢人殺光。若是讓韃子入主中原,又要殺多少有血性的漢人,屠多少不願投降的城池?多少人煙密集的城鎮,要變成殘破的廢墟。多少繁華的市集,要變成焦土?天下要死多少千萬人?
這些結果,都是錦州大戰戰敗顯而易見的結局。
文官們竟為了一己私利,置天下蒼生不顧,要從中作梗要逼得前線戰士大敗。其心腸之毒辣,其用心之險惡,到了什麼地步?
他們為了什麼?不就是害怕李植一步步做大威脅天下文官士紳的利益,讓這些文管和士紳再不能過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嗎!不就是因為李植向商人徵收商稅,向士紳徵收田賦嗎!
這些文官們清楚,清軍在遼東只有幾十萬人,一旦入關,還是要依賴他們這些文官治理天下。即便是皇太極君臨天下,他們也只是換一身官袍繼續做官。而如果李植一點點做大,控制朝廷,可能文官們就要一個個全被李植打翻在地。
無他,因為這些文官們實在太齷齪無恥,立志振興國家的李植不可能放過他們。
所以這些文官寧願讓十七萬浴血奮戰的戰士在前線被韃子殺戮,寧願讓這個文明陷入萬劫不復,也要把李植拉下馬,不能讓李植再立大功平步青雲。
李植用力摁著椅子的扶手,臉上古井不波,心中卻已經是氣血翻滾憤怒至極。
李植又一次明白,自己低估了了這些文官的無恥。
“韓金信,你及時向我彙報,做得很好。”
李植閉上了眼睛,彷彿又看到了那一千多戰死的將士,看到了那些年輕的面龐。
許久,他才把眼睛睜開。
“參與此事的文官,我李植若是不殺,誓不為人!”(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一章 捕風捉影
四月十二日,天子朱由檢坐在幹清宮裡,手上抓著李植的奏章,臉色慘白。
朱由檢又看了一遍李植的奏章,手上微微顫抖。
如果李植說得是真的,這件事情就太惡劣了。朱由檢倒是不知道,這些年太僕寺賬上有二百多萬兩銀子的鉅款。這些銀子,本來足夠戶部借來使用,支撐錦州的大戰。
滿清舉國攻來,總動員,根本支撐不了幾個月。如果當時知道有這筆銀子,朱由檢又怎麼會逼迫李植和洪承疇速戰?明軍以十七萬人對陣二十三萬清軍,雖然如今已經取得大勝,但其中的兇險,仍然讓朱由檢一細想就渾身顫抖。
如果這一仗打輸了,我大明會如何?朱由檢不敢想。
朱由檢曾自詡堯舜明君,曾經立志要中興大明。這些年雖然被現實處處打擊,明白了為帝者的不易,但他依舊自信。然而朱由檢想不到,自己聰明一世,竟在決定大明命運的決戰之前被幾十個文官集體欺瞞,差一點就釀成大錯。
難道自己,只是朝中文官的傀儡?
朱由檢對自己的信心,對自己能控制大明局勢的信心,幾乎被李植的這一封奏章變成了一個笑話。
朱由檢臉色鐵青,坐在御案前,許久說不出一句話。
然而李植的奏章不僅如此。說李植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