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兵力又少。
孫策,焉敢與而今的漢軍爭雄?
而孫策到達了江州之後,召集太史慈來援,只是其中的一個佈置而已。他還下令士卒全力加高城牆。
這使得江州之城牆,已經到達了五丈高的駭人地步了。
眾所周知,這防禦一座城池,城牆的高大於否是相當重要的,直接增加了防禦能力。而五丈高的城牆是個什麼概念呢?
那是與成都城池的高度,也是相差不大的高度了。這麼高的城牆,加上二面環山,地利優勢。
再加上守將還是孫策,周瑜,太史慈,韓當,要想攻破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孫策,周瑜的佈置,還不僅是如此。
他們正要繼續加強防禦。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周瑜之能(第二更)
就在劉馮獲得訊息,太史慈從荊南公安,進入江州的時候。
江州城中,原太守府,現吳侯別府,大廳內。孫策聚集了麾下的韓當,太史慈,周瑜三人商量對策。
“事到而今,劉馮勢強。孤雖有江州之險要,又加固城牆,廣召援兵,然也未必穩若泰山。諸位可有良策御漢?”
上首座上,孫策環視了一眼眾人,問道。今日孫策著侯服,帶六旒冕冠。孫策有容貌,頗為不凡,又生性剛強,氣質極佳。此刻,帶六旒冕冠,而自稱孤。
倒也是有一番雍容。
不過,此刻孫策的氣勢,卻是並不算強大,至少不算巔峰狀態。入蜀後,雄心壯志,結果兵敗而歸。
雖得江州,但也未必守得住。這讓孫策受了很大的打擊,至今都沒有緩過氣來。
“江州險要,又精兵強將。吳侯不必憂慮。”韓當見到孫策擔憂,立刻出口勸說道。
“正是。有江州之險,即使劉馮精兵十萬,也未必能拿下。”太史慈也是點頭,勸慰道。
韓當,太史慈乃猛將也,而非智將。在這個時候,也就能起到安慰孫策的作用了。而孫策也根本沒有把希望寄託在二人的身上,他在聽韓當,太史慈安慰的時候,也把目光轉向了周瑜。
孫策知道,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也就是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才能幫助他了。
“吳侯說的沒錯,江州未必能穩住。”周瑜聞言深呼吸了一口氣,說道。而後,他又環視了一眼眾人。
孫策的臉上,露出了嘆息之色。而韓當,太史慈卻是有些不服。
從地利的角度上來看,江州太堅固了,根本沒有破綻。
“二位將軍不要忘了,劉馮是從更加險要,更加難以攻克的白水關,劍閣關而入巴蜀的。敢問二位,與這兩座雄關相比,江州如何?”周瑜見到韓當二人不服,於是深呼吸了一口氣,問道。
“這。”韓當,太史慈頓時無話可說了,雖然說劉馮突破這兩座雄關,屬於取巧。但確實是成功的突破了,韓當,太史慈也是一時大丈夫,自然不屑於狡辯。
這麼一想,韓當,太史慈頓時,也不甚堅定了起來。似乎前路確實是坎坷啊。
“再則,我等在江州與劉馮戰,而從荊南抽調了子義之兵馬來援。如此,荊南的兵力未免薄弱。漢鎮南大將軍魯肅有異才,必定不會坐視不理,而率兵攻打荊南,若荊南破,守江州也無甚意義。如此,江州之局勢,豈不是更險?”
周瑜的打擊卻並沒有結束,反而更加的強烈了,似在漲敵人士氣,而滅自己威風。但是周瑜所言,卻又是句句在理,讓人難以反駁。
“這,若是如公瑾所言。我們還不如早早的放棄了江州,而退往荊南公安自守。”韓當不能反駁,但是心中卻是有氣,氣道。
“我只說其一也。義公莫要氣餒。”就在這時,本極大高漲漢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