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銷售機構,也就是銀行所有;
託管費,故名思議,這筆錢歸託管機構所有。誰是託管機構,又是銀行!
基金公司真正能賺到錢的,只有『管理費』這一塊。
基金公司具體來操作運營這筆基金,讓它在金融市場裡生利,向購買者收取管理費,一般一年有15左右,是所有基金公司收入的絕對大頭。
但是,這筆錢中的還有很大一部分要給銀行!
為什麼?
這從理論上來說,真沒任何理論支援,所謂的『管理』就是運營這個基金,讓它賺錢,這完全是基金公司在操作。
非要說個原因,那就是銀行渠道牛逼,卡住了基金的脖子,在和基金公司的合作中,佔有絕對的強勢地位和話語權。
發行新產品必須藉助銀行的大力推薦才能成立,在持續營銷期間,也要依賴銀行渠道推薦才能持續擴大規模,相反,如果基金公司不配合銀行渠道,銀行的工作人員就會建議客戶贖回基金。
「大姐,這支基金最近風險很大啊,我建議你還是儘快賣了吧。」「大姐你放心,這支基金風險幾乎為0,可以放心購買!」
銀行的工作人員向使用者說出這兩句話,使用者會怎麼選擇?
不給錢,銀行能輕易的『封殺』一支基金。
這筆實際上是保護費、好處費的錢,在業內叫做『尾隨佣金』,也稱為『客戶維護費』,對於銀行而言,幾乎無本萬利,坐躺收錢,對於基金公司而言,則是壓在身上的一座大山。
去年全國七十多家基金公司,管理費總收入大概在250多個億,基金總盤子增加接近7;但是,光是給銀行的這筆『客戶維護費』,就高達50億,同比增長11。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