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一直持續到半夜才停止下來,經過一天十多個小時的戰鬥,雙方都很疲勞,加之夜晚風沙相對較大,不時吹起的沙土遮擋了雙方的視線,使得雙方都感到其帶來的不便,只求將對方封堵在營地的第三小隊留下三人撤了下來。
在進行必要的補充後,除了派出必要的崗哨,防止對方偷襲或者離開以外,其他人都開始就地休息,為第二天的戰鬥積蓄力量。
一夜無事,野狼小分隊沒有對第三小隊發起偷襲,好象也沒有離開的打算,第三小隊在天上還見不到一絲光亮,吳治江和其他的人就全部起來了,十一人分成五組,分佈在野狼小分隊外圍,在第三小隊率先發起攻擊後,一天的戰鬥再次打響。
新一天的戰鬥比頭天要激烈得多,兩個小隊都使用了重火力,由於野狼小分隊率先使用了“克希朗炮”,第三小隊也用小隊所擁有的兩支“克希朗炮”進行還擊,使整個戰鬥看上去比起昨天激烈得多。
“克希朗炮”是一種便於小隊使用的行動式能量炮,是由“德克亞共和國”的科學家研究出來的,便於小隊和分隊作戰攜帶的一種武器。
相對於小隊和分隊來說已經是比較方便攜帶的重武器了,整個炮身長一點二米,加上前後一長一短兩個八字形支架和一個發shè開關,以及處於炮身後端又緊靠發shè開關的能量匣,能量匣長只有零點一六米,成正方形,寬度有零點六米,能安裝兩塊長零點七米寬零點五米的長方體標準能量塊,簡單而輕便的設計和便於攜帶補充的能量塊以及便捷能源補充方式,構成了整個“克希朗炮”的全部構造。
而整個“克希朗炮”全重也只有二十八公斤的炮,比起其他的槍械也重不了多少,也成為他最大的優勢之一,由於它重量較輕,彈藥使用的是能量塊補充方便,加上簡單方便的cāo作方式,便於攜帶的設計,都受到作戰小分隊的熱烈歡迎。
在“德克亞共和國”將“克希朗炮”研製成功,用於實戰不到兩年的時間,“米拉利帝國”和“裟巴力猶聯邦國”等一些國家就破解了“克希朗炮”的設計,並仿製了這種炮,並將其用於相互之間的戰鬥中。
現在“克希朗炮”其簡單方便的設計和其高效的使用已經傳遍周圍的很多國家,受到軍火商和作戰小隊小分隊的青睞,而第三小隊和野狼小分隊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克希朗炮”的攻擊方式是採用將能量塊中的能量提取壓縮,然後透過發shè裝置shè出去,壓縮的能量彈瞬間釋放爆炸,形成強大的爆炸和能量衝擊。
而每一個能量匣的兩塊能量能給“克希郎炮”帶來發shè五十發炮彈的能量彈,而能量塊攜帶非常方便,是小隊戰鬥對敵人形成有效打擊的優良重火力武器。
雙方的對shè,給吳治江帶來了非常大的視覺效果,讓他真正感受到戰場交火的激烈。
炮彈帶來火焰的高溫能將周圍的沙石泥土都融化了,而能量彈的衝擊威力將周圍的塵土弄得漫天飛舞,連附近稍微離得遠點的人都看不清楚。
而其他槍炮的聲音也夾渣在其中,形成整個戰場交戰的輝煌場景。
不過這時的吳治江早已從開始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他和離他不遠大約只有兩三米的小刀爬在那裡,躲避到處亂飛的子彈和炮彈的攻擊,以及滿天飛沙走石的打擊。
不時抬頭觀察著周圍,對野狼小分隊的方向放上幾槍,進行還擊,以示自己的存在。
由於第三小隊的目的是拖住對方,進行佯攻,不過為了避免對方發現,小隊的所有人還是發起猛烈攻擊,戰鬥打得還是比較激烈。
而對面的野狼小分隊好像也沒有離開突圍的打算,整個場面都是在雙方炮擊的宏大場面上進行。
不過這也的戰鬥對雙方來說都沒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