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四章:洛人為何而戰

,而這種方向,家族不認可!

未來的諸夏不應該是秦國現在這個樣子。

從根本上,秦法之中所蘊含的思想,會殘害諸夏之民。”

這就是洛氏和秦國最根本的矛盾。

洛氏認為新的王朝不應該像是秦國那樣。

在洛氏看來,國家和子民不是對立的,但是秦法完全是在飼養豬羊。

代天牧民,不是讓君主把人當作牛馬豬羊,而是像愛護自己的家產一樣愛護自己的子民。

“最可恨的就是秦法鉗制思想。

愚民政策,是在挖諸夏的根,雖然現在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讀書,但怎麼能直接剝奪呢?

相互檢舉,連坐制度,秦人動輒言利,鄰里之間如同寇仇,父母親人都要互相防備。

從精神上打擊國人的自信,控制國人的思想,讓國人從經濟上依附,不敢升起反抗之心,最終將所有的尊嚴踐踏在地上。

人沒了思想,就是行屍走肉,那也算是活著嗎?”

洛澤笑道:“人心中有一把秤。

洛氏之所以能得人心,難道僅僅是因為千年的恩情嗎?

你看剛才的那些族人,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是必敗的戰爭嗎?

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是葬身之地嗎?

但是你能看出他們的笑容之中有一絲的勉強嗎?

他們不是那些不識字,隨隨便便就能煽動的農人。

而是讀過仁義之道,心中有自己信仰的戰士。

想必在他們心中,這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為公室而戰了。

他們同樣在為自己而戰。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的學問在國人之中有多風行,想必你是清楚的。

族人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義之大道啊。”

孟子雖然在百家諸子聖賢之中,出現的比較晚。但是在洛國之中的影響力卻極大。

尤其是他的君臣觀和仁義觀,幾乎完全切中了洛人的命脈,受到了極大的推崇。

“秦王政想要打敗洛國很簡單,但是想要改變洛人的思想,那就需要劇烈的流血了。

太可惜了,世人定然不知曉洛人心中的大義,只會歸於洛人對洛氏的忠誠和愛戴。”

————

《昭城萬人訴》是歷史上第一部體現基層士卒思想的書籍,在國家行將毀滅的前夕,洛國士卒們卻充斥著樂觀的精神。

他們對素王敬若神明,但真正主導他們思想的卻是先賢的書籍。

他們有血有肉,言語之中滿是真摯的感情,對於未來有美好的展望,願意為了光明而犧牲,因為他們的主君從不讓他們的血白流。

在那個時代之中,這麼一群人聚集起來,實在是一種奇蹟。——讀《昭城萬人訴》有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