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在嬰幼兒生活的地方,也能讓他看到文字,並經常隨著大人讀字、摸字,那麼他就像認人、認物一樣,也能把文字當成物和人來認識,以後大人說字,孩子會用眼睛去看字或用手去抓字,把字找出來。這就是“環境濡染法”的教學原理。

要提醒的是:用以上方法教寶寶識字,他能指認多少算多少,不作強制要求,重在培養對漢字的感情,兩歲左右到四歲是孩子識字的最快時期。

問:我的小寶寶已十個多月了;我一直堅持早教理念和方法;卻沒有成效,不知如何是好。我用“狗”“鏡”“帽”等字卡並聯系實物教寶寶識字;都認了好幾個月了還不認識;我接下去該如何做呢?請賜教!

答:您寶寶只有十個月大,仍處在識字的準備階段。一般來講對不會說話的寶寶進行識字教育,只引導他經常讀一讀、指一指、摸一摸相對應物體上的字塊,久而久之大人說字,寶寶用眼睛看字或用手指字,就可以認為達到了識字的目的。這個時期不要求寶寶認許多字,能認多少算多少,只是一個培養識字敏感的過程。即使一個字不認識也不要緊,也不要著急,識字的最好時期是會說話以後的一歲半至四歲半。

現在應把早教的重點放在發展語言、認識事物、動作訓練、手腦協調、學習交往等方面,這些教法可以參考《0歲方案實施教案》這本書,識字可以暫時放一放。

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把話說好”(1)

金新華

問:我的女兒六七個月時就會喊爸爸媽媽了,可是現在已經一歲零兩個月了還是隻會喊爸爸媽媽,走路也不太穩。我想問問有什麼辦法來幫幫她。

答:一歲多一點的寶寶正在學走路,大多數走不穩,這是正常的,到了一歲半時才會走穩走好。

關於語言的問題,雖然大多數寶寶在一歲多就開口說一些詞語或簡單句,但也有些寶寶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或者只能叫出原來就會叫的“爸爸”“媽媽”幾個詞,這是正常現象。

寶寶學說話要比學走路、吃飯難得多,因為說話需要口腔和臉部五十多塊肌肉一起在大腦的指揮下協調運動來完成。而且每個寶寶都有自己語言發展的特點,在開始說話的時間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語言發展相對遲一些的寶寶,並不一定會影響他將來運用語言的能力。只要不是說話過分延遲,就不必擔心。

你現在可以經常用一些詞語如“吃飯”“出去玩”“坐好”“睡覺”等和孩子交流,並伴以動作,促使她在大腦中積累、記憶、整合一定的詞彙,這些詞彙過不了多久就會變成語言脫口而出,令大人感到驚喜。

問:我女兒兩歲零兩個月了,最近卻突然出現口吃的現象,同一句話原來說得很流利,也很清楚,可是現在憋半天才能說出一句話。這是正常現象嗎?是何原因引起的呢?如何糾正?等待回覆!

答:口吃的表現為語言不流暢、阻塞和重複。一遇到孩子出現口吃的現象,家長往往都非常著急,擔心孩子改正不過來,並對此感到束手無策。實際上了解孩子的口吃原因後,家長就不必顧慮了。幼兒口吃有幾下幾種原因。

(1)處於語言發育階段。在幼兒期偶爾出現的口吃是兒童語言發展中的常見現象。一般而言,從兩三歲開始的整個幼兒階段,孩子詞彙量增多,他很想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維和要求,有時是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但由於語言發育不成熟,表達能力跟不上思維發展的速度,於是出現口吃現象。這在兩三歲和5~7歲階段更為常見。

(2)精神緊張。如果在孩子學說話階段,父母一看到孩子出現發音不準、語法錯誤等現象就急於糾正,而且態度過於嚴厲,或是由於其他原因經常斥責孩子,使孩子在與大人講活時精神高度緊張,伴隨而來的就是發聲器官的緊張,從而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