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啊。
趙烈當然沒有聽到一個建奴細作的心裡話,他如今正在同家人團聚,也讓自己的身心好好方松一番。
這兩年來他是東奔西走忙碌不堪,同家人的時光他是加倍的珍惜。
但是註定歡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十天後,趙烈和洪翼漢乘坐的李績號在兩艘唐級戰艦,六艘巡海船的護航下向北直驅登萊水城。
雖說是無詔出兵,但是回來後最起碼明面上還是要向登萊巡撫和登萊鎮守報備,這就是給朝廷一個臺階下,也是給大明官場一個面子,雙方也好有個臺階下,否則無詔興兵這個罪名可是不小。
雖說趙烈可以毫不在意,但是趙烈認為如果此時他同朝廷撕破臉面,最高興的就是建奴和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軍,而對破虜軍反倒是極為的不利。
這支艦隊徐徐北上的時候,登萊城鎮守府中的後堂裡,張國元正在同陸平相對而坐。
“皇上的旨意你也看到了,皇上的意思說的很明白就是不惜用一切手段除了趙烈,你曉得嗎。”
張國元低聲道,他狹長的眼睛盯著對面的陸平。
陸平此時心中還在翻江倒海,他還沒有完全消化這個訊息,不應該啊,是,趙烈無詔出兵朝鮮是個大罪過,但是事實證明趙烈如此做是對的,否則朝鮮都城漢陽被圍,朝鮮必是投降建奴的下場,到時不只是大明顏面無存的事宜,東部屏障全無,甚至朝鮮還要派兵隨同建奴一同伐明。
但是趙烈統領登萊軍一到朝鮮漢陽,即刻擊敗建奴大軍守住了朝鮮都城,沒有讓大明失去這個屬國,為大明立下了大功。
趙烈雖有異志,但是此時正同建奴在東江、朝鮮激烈搏殺,此時擊殺趙烈,這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嗎,這,這是昏招啊。
但是你能同萬歲爺說道一下嘛,歷來天子只要下了聖旨,這個事情基本就沒有環轉的可能了,也就是趙烈必死。
“張大人,這兩年來趙烈同建奴在旅順、東江、朝鮮接連大戰們,說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個時候。。。。。”
陸平說到此處看向張國元,話裡的意思很明顯,時機不大對啊。
“嗯,”張國元凌厲的眼神看向陸平,“陸平,別忘了你的官職身份,別忘了你是大明勳貴之後,別忘了是咱家將你掉到此處的。”
陸平張了張嘴,沒有發出聲來,他躬身施禮道,“屬下謹遵皇命。”
他聽到自己的嗓音艱澀嘶啞。
回到自己的住處,陸平將所有的人打發走,他在昏暗的燭光下呆坐著,左思右想了很久。
殺了趙烈,破虜軍有可能崩潰,東江和旅順也會崩潰,甚至趙烈手下的軍頭也會紛亂內戰,登萊又一次迎來動亂。
不殺,萬歲爺的旨意誰敢違反,這不僅是本身的性命不保,還有家族的存續也成了問題。
陸平稀裡糊塗的昏睡過去。(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三章 雷得不輕
朝鮮使臣洪翼漢乘船從仁川出發到石島,一路上他見識了破虜軍強大的水師艦隊,這支恢宏的艦隊在大海上乘風破浪,所遇到的一切海船避讓的無敵氣勢深深震攝了他。
此番更是深深加強了其親明的立場,朝鮮要想在北面胡虜和南方的倭寇之間保持自己的生存,大明不可或缺。
或者說大明就是朝鮮能安穩生存的根基,如果沒有大明,朝鮮不是臣服胡虜就是滅於倭寇,沒有其他的出路,這是百年來證明了的,無他,小國寡民的朝鮮無力對抗兇猛的虎豹。
雖說臣服大明也是一種隸屬,但是大明不過是象徵性的收取貢品罷了,但是賞賜的東西都是幾倍於此。
而壬辰倭亂時大明豪擲數百萬兩銀子和十餘萬大軍拯救朝鮮于亡國滅種之間,這是胡虜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