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上所書寫著一長串曲裡拐彎的鬼畫符也隱約可見,甚至就連其中裹挾著的那些來自通古斯的腥風也依稀可以嗅到。
將旗下,兩個營的預備隊已經列陣完畢,堵在了達素包抄前鋒三營背後的路上。遙望著遠處,陳文大聲喝道:“永四年,南塘營成軍的那一年,就在這裡,四明山王師與韃子血戰一日,叛徒王升倒戈以至大敗。今天,累累忠骨尚未掩埋,我等就在此地,為他們報仇雪恨!”(未完待續。。)
第六十八章 雖敵萬眾
四明湖方圓近二十平方公里,但這指的是面積,而不是距離。達素的埋伏點其距離陳文的將旗其實也不過只有四、五里地的路程。對於蒙古八旗清一色的騎兵、滿洲八旗可以算作騎乘步兵、漢軍八旗也擁有大量馱馬的杭州駐防八旗而言,這個距離可謂是轉瞬即至。一路上,大抵,也只有梁弄鎮以西的那一條溪流才能勉強耽擱些許碰撞的時間。
此時此刻,陳文的北線三營即將與提標、撫標接戰,那一側的清軍只有提標和撫標的綠營兵,陳文乾脆將臨陣指揮的權利下放給天台營的營官馬信,由他負責指揮那一側的作戰。而他,則專心面對即將到來的這支八旗軍。
“國公,快調回些兵馬吧,湖對岸過來的可是八旗軍啊!”
拿著望遠鏡繼續觀察奔襲而來的八旗軍的動向,陳文連頭也沒回,只是淡淡的回了一句“用不著”就不再理會猶自心急火燎的黃宗羲等人。
很快,在完成了最後一輪整隊後,以天台、瑞安和黃岩三營所組成的明軍北線部隊便與浙江綠營僅存的精銳部隊提督標營和巡撫標營爆發出了激烈的碰撞。
與此同時,達素的八旗軍最前部也已經衝上了大溪上的通往梁弄鎮的小橋。只是軍隊數量甚多,橋卻只有這麼一座,更多的八旗軍還需要策馬涉水而行,才能透過這條溪流。但是一旦渡過了大溪,距離明軍的後衛部隊也就僅剩下一兩裡地的距離了。
以滿洲、蒙古和漢軍八旗所組成的清軍入關時的完美兵種配比,這邊是達素的依仗所在。相對而言,陳文手中只有南塘和飛熊這兩個營以及部分騎兵,此刻也已經列陣完畢,正卡在四明湖與東部地勢逐漸隆起的山林之間,以長槍、狼筅等兵器組成了另一道鋼鐵叢林。
率先渡過大溪,達素雖然沒有在浙江明軍的指揮層已經逐漸普及開來的單筒望遠鏡,但卻也並不妨礙他派出探馬觀察明軍的動向。而在他的身後,滿洲八旗的軍官自橋上透過,下級軍官和士卒們則自橋樑兩側涉水,而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則是在吳汝和那個蒙古固山額真的帶領下分別從滿洲八旗的南北涉水透過。
北面,天台三營與綠營兵接戰後,一如既往的憑藉著陣法戰術以及更為旺盛的作戰**將清軍壓得毫無還手之力。然而這些清軍,今番卻如同吃了藥一般,死死的堅守著陣線,哪怕一看就知道毫無希望也依舊在堅守著戰線。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溪流本就不寬,達素的八旗軍很快就盡數透過,並且迅速越過樑弄鎮開始列陣。
清軍騎兵數量巨大,但是在這四明湖畔,面對浙江明軍,達素還是拿出了八旗軍的老戰法滿洲八旗和漢軍八旗分別下了戰馬和馱馬,列陣步戰,騎兵只留下那些羅圈腿的蒙古八旗。
大隊的八旗軍開始列陣,清軍以滿洲八旗居中,漢軍八旗分列兩翼,而明軍這邊,陳文則是以下了騾子的飛熊營居中,最老牌的南塘營由於依舊保留著鴛鴦陣的編制而分列兩翼。
明清兩軍正面的步兵同樣是不足四千,也同樣打著中央突破的念頭,所以都將最堅韌、鋒利的一面擺在中間。唯一的區別就是,清軍依仗的是滿洲八旗的強悍戰鬥力,而明軍這邊則是長槍陣更為適宜陣戰的特點。
只是不同於綠營,八旗軍的騎兵數量實在太多,即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