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關於蠟燭的話題來。
“所以說電是一種偉大的發現,使用它是一種偉大的發明。你不能和歷史潮流相對抗。”雲子諾客觀地回答,“不過這個含有吉凶之力的東西快要消失了是蠻可惜的。”
“吉凶之力?”張欣的神色有點疑惑,“是說它與巫術相關嗎?”
“娥皇夜寢,夢升於天。無日而明,光芒射目,不可以視。驚覺,乃燭也。於是孿生二女,名曰宵明、燭光。這是根據《漂慄手牘》的記載,娥皇女英的故事知道的人很多,卻不太有人知道關於娥皇的孩子的故事。當時傳聞她夢見燭火之神,誕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嬰,就用了燭火大神的稱謂命名,討一個吉祥。後來在古代就有了以蠟燭喻吉祥的習俗。”
張欣對這個神話傳說有點興趣,可她也知道蠟燭那個東西在古代不是誰都用的起的,更多人用的是油燈,平民連這個都用不了,不然怎麼會有鑿壁取光的故事。“古代有錢人都喜歡玩蠟燭吧?”
雲子諾肯定地點頭,“其實在明清之前,蠟燭是上層富貴人家才會用的東西。像現在的有人比誰有錢,會比豪車之類的。那時的上層人士玩的比較雅,人家比的是蠟燭。在文獻的記錄中有過那樣一段話,‘韋陟家宴,使婢執燭,四面行立,呼為圍燭。’還有什麼‘寧王好聲色,有人獻燭百枚,似蠟而膩,似脂而硬,不知何物所造。每至夜,延賓妓坐,酒酣作狂,其物則昏昏如所掩,罷則復明矣。’
想想一下,那個時候在酒宴上面除了比較誰能請到更佳絕色的美人,誰有了古字古畫,蠟燭也是能用來攀比的東西。製造意志好的蠟燭可是不容易,耗費的心力不少,除了選材還有上面的雕花,用在裡頭的香料都是大學問。所以說比較此之間買到的蠟燭,也是一種自身身家實力的拼比。”
“這些種事情太雅了,我們這種老百姓是幹不了這種活的,有沒有俗一點的掌故?”張欣不耐聽那些之乎者也,更喜歡民間傳說與小道故事。
“就有一個應景的習俗,說的是春節與蠟燭的故事。”雲子諾想了想,“除夕夜一家人吃過年夜飯,坐在一起圍爐閒聊,辭舊迎新,要守歲這個傳統很多人都知道。”
張欣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示意雲子諾繼續。
“在古代守歲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照虛耗。古時候的人們一定要點亮蠟燭,實在沒有就用燈油代替,通宵守夜,誰也不能睡覺,直到度過這個晚上。”
“如果沒有這麼做呢,現在幾乎沒有人這樣做了吧?”張欣覺得現在除夕守夜還真的不是每家都會做的,看了一個春晚,放了鞭炮,最多到了午夜一二點就會洗洗睡了吧。不會是家家戶戶都通宵守歲的,更不要說是點蠟燭過一夜了。
“重點不是通宵,是要點亮蠟燭才行。”雲子諾指出了張欣忽視的重點,然後煞有其事地解釋,“燭者火也。掌管它的仙君是吉凶卜測的一支,雖然不如火那樣有著燃燒萬物的能力,但是蠟燭,合著人們的意念,就可以驅逐病魔,讓人們從一年的開頭就遠離病痛與各種汙穢之物。如果是有法術加持過的蠟燭,則可以驅趕妖魔煞氣。術士們也因為燭的特性,用它來製作法器,只要燭火不滅,則萬惡不侵。”
雲子諾看張欣不是很相信的樣子,輕輕笑了一下,又若無其事地說,“只是現在的蠟燭自然沒有這樣的能力了,燭火星君也已經不在了,再說能夠用法力加持蠟燭的人又所剩何幾呢?”
雲子諾說罷,便看著張欣店裡點亮的蠟燭,沉默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這文恢復更新了,週一到週五日更,雙休不更。
打滾求留言與包養~~
看看沒有吃藥的作者,是不是覺得萌萌噠?o(≧v≦)o~~
☆、蠟燭考二則·其二·洞房花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