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會出動禁軍。
聯絡剛剛姚辛所說的重要的監軍大人,還有張太尉的身份,這個身份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張太尉的學生,當朝的太子會作為監軍來到前線!
想到了這一層關係,瑞安也就明白了為什麼這些命令會由姚辛代為下達,而且還會如此保密,看來張太尉此次出任統兵元帥,也是因為他是太子的老師,而太子來做監軍,顯然就是來刷軍功鍍金的。
而禁軍前來,必然就是為了保護太子安全而抽調過來的。
看來這一次苗疆戰事,是皇帝為了太子積累人望而特意安排的,那麼自己就更加要好好表現,這可是關係著自己未來十幾年的前程。
而這個姚辛居然是太子的人,怪不得如此年輕,就官居三品。
瑞安用目光掃了一下帳內的各個將領,熊來也向自己投來示意的目光,顯然他也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但是這種事大家有默契就好了,是萬萬不能說的,不然單憑一個洩露軍前太子行跡的罪名,自己就可以去喝西北風了。
肖遙並不知道湖州大營裡面發生的事情,更不知道朝廷的動作會這麼快。
離開了溪州城,肖遙沒有選擇立刻進入苗疆腹地,而是選擇了秘密進入溪州城外二十里的駐屯軍駐地探查情況。
這裡原本是朝廷用來監視苗疆動向的前沿,但是由於長期不打仗,原本半農半兵的駐屯軍,幾乎就變成了真正的農民。
雖然還是保留著軍隊編制,但是這些駐屯軍往往拖家帶口,全家人都住在軍營附近,儼然成了一個小城鎮。
而且此處還採用了可以世襲的辦法,只要家中有男丁,就可以繼承駐屯軍士兵的身份。一旦擁有了駐屯軍的身份,不但全家不用繳納稅負,而且還可以免費使用駐屯軍的土地,只要年底交上一成的收成,並且按時參加駐屯軍的訓練就可以了。
朝廷的本意,原來是為了減少軍費開支,這樣駐屯軍糧草可以自給自足,而且由於戰事幾乎沒有,採用駐屯軍的方式,開銷也會少很多。
但是隨著第一代駐屯軍在這裡紮根下來,事情的發展就開始慢慢偏離了方向。
由於大部分駐屯軍都是世襲,因此也就沒有了嚴格的徵兵程式,而軍隊中的中層軍官也基本都是在這些駐屯軍中本身產生。
因此,駐屯軍士兵上交的糧食漸漸變得越來越少,直到最近二十年,不但不上交糧食,還需要朝廷專門劃撥糧食,來養活駐屯軍。
如此一來也就漸漸變成了另一番情景。
溪州的彭氏土司家門口雖然駐紮著這麼一支軍隊,但卻幾乎將這支軍隊當成了透明一般的原因。
而朝廷中間也幾次嘗試整頓駐屯軍,但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最後就算朝廷也是放棄了對這隻屯軍的整改。
好在國家這些年比較和平,糧食富足,也不在乎這一點的支出。
如今溪州城外氣氛雖然有些緊張,但是駐屯軍這裡卻完全沒有任何軍事氣氛。
原來的駐屯軍營地,如今早就變成了一個小城市,城裡房屋林立,根本沒有任何一點軍營的樣子,甚至還有了客棧,酒樓,茶館等各種設施,發展的簡直不在溪州城之下。
雖然還是修了一道大約四五尺高的石頭城牆和若干的箭樓,也有軍士負責站崗,但是由於還有部分駐屯軍住在城牆之外,因此城門的檢查根本就沒有任何實質效果,只有城內不同區域裡面飄起來的軍旗,還標誌著這裡是軍營的身份。
肖遙看著走過自己身邊的幾個穿著士兵軍服但是卻滿是農民模樣的軍士,不禁覺得這個駐屯軍的戰鬥力真的可以忽略不計了。
怪不得彭山從不提起這個家門口的朝廷駐軍。
肖遙找了一個臨街的酒館,要了些酒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