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後悔,他感覺自己表現得像個土包子似的。自己怎麼說也是京城來的官員,怎麼在范家莊這種小城市倒像個什麼都不懂的傻子似的。
李植一揮手,喝道:“來!”
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張光航小跑著隨李植進入了座艙中。齊六哈哈一笑,又在燃燒鐵桶中燒起了木柴。熱氣一點點把發癟的豬皮氣球吹脹了,在眾人的驚呼中,熱氣球騰空而起,帶著李植和張光航飛上了天空。
齊六和另外一個工匠使勁在座艙中搖動座艙後面的螺旋槳,盡力控制熱氣球的前進方向。
這種螺旋槳風力有限,只能在無風的時候使用,比如今天。如果遇上大風天氣,熱氣球還是不要升空的好。
熱氣球漸漸飛上了高空,到達了距離地面一百米左右的地方。齊六減少了火勢,讓熱氣球不再上升,而是浮在了半空中。
張光航似乎有些畏高,在座艙中站著臉色有些發白。他鼓起勇氣站到座艙邊上往下面望下去,看到腳下的范家莊。經過兩次擴建的范家莊在腳下呈現一個積木一般的直角形狀。城中的各個工廠星羅棋佈,運送原材料和貨物的馬車來來往往。
張光航看了看頂上的青天,又看了看腳下的城市,搖了搖頭,讚道:“真神仙手段也。”
第六百八十章 專利
五月十二,跪在地上的“山寨”收割機作坊作坊主滿頭的細汗,匍匐在地不敢說話。
津國公李植來檢查他的山寨收割機作坊了,帶著好多大官。
作坊主之所以膽戰心驚,是因為這個作坊主仿造了李植的畜力小麥收割機。
目前在遼東和天津的市場上,畜力小麥收割機供不應求,出現了大量的仿造者。
遼東“機械化”小麥耕作主要由畜力條播機和畜力收割機組成,輔以灌溉水渠的興建,以及其他一些小機器,可以將幾個負荷最重的農活全部交給機器和灌溉設施完成。這樣一來,原來只能耕種二十畝小麥的佃農可以耕作一百畝的旱田,地主和佃農的收入都會大幅增長。
在《天津日報》和《山東日報》的宣傳下,在遼東各層官吏的引導下,遼東的農民和地主都普遍接受了李植的新式機器,大量向李植訂購。二月份遼東春小麥的播種,百分之九十五的田地都購買、使用了條播機。
條播機的生產可以說是有條不紊。這種機器在去年,也就是崇禎十八年三月已經被李植髮明出來。四月份李植就在范家莊組建了條播機工廠,僱傭五千人生產條播機。條播機工廠的產量大概是每月三千臺,搶在遼東春耕前生產了足夠市場需求的機器。
從使用的情況來看,農民的反響很好。條播機操作簡便,不容易損壞,特別適合一馬平川的東北大平原。地主們都準備好了銀子,準備購買李植的蓄力收割機。
但是蓄力收割機的生產有些跟不上進度。去年十二月開始生產收割機,到了現在五月初,李植的工廠只生產了一萬八千臺。這樣算下來,在七月份小麥收割的時節,李植的收割機只能生產二萬四千臺,距離市場三萬臺的需求還差六千臺。
這是一個嚴峻的缺口。
理論上,沒有收割機進行機械化收割,成熟的小麥麥穗可能就會脫落掉地上,無法收穫。遼東二月份種下去的大片小麥田可能就要白種。
當然,實際情況可能比理論上稍好。因為遼東省除了十幾萬使用農業機械的佃農,還有二十萬正在開荒的遼人壯勞力,更有二十多萬成年女真人奴隸。如果收割機遲遲不能到位,李植可以僱傭和組織這些勞動力投入到收割小麥的工作中。
實際上遼東耕地的水利設施如今並不完善,遼東一千多萬畝旱田灌溉工作也是由遼東巡撫鄭元組織這些勞動力完成的。現有“熟地”上高度體系化的灌溉系統可能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