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宋朝規定,犯人申冤後,複審的次數可以達到三至五次,在實踐中這一條更是寬鬆,根據歷史記載,最多有翻異過七次的人。”
【好傢伙,這是全部官員都給他審了一次,沒人了才結束吧?】
【howoldareyou?】
【不過想想如果我是宋朝人,還覺得挺安心的,最起碼不會輕易被冤枉】
【對方要是冤枉一個人,要買通七批官員,這代價也太大了吧?而且很可能有人不願意被買通】
【還有另一個可能啊,就是對方權勢滔天,七批官員都不敢得罪他】
【要是得罪了這種人,那也是我回天乏術,冤有頭債有主,和宋朝司法無關了,畢竟這是封建社會,要是得罪了皇帝,他還能直接砍了我呢!】
總體而言,大家對於宋朝的司法制度都是好評居多的。
【之前看包青天還有電視劇,都以為那時候司法很黑暗,聽了博主的科普,感覺人宋朝還是很注重司法公正的嘛!】
【對啊,我還以為古代都要給行刑人塞錢、給獄卒塞錢、給師爺塞錢,原來古代司法也在避免他們收受賄賂啊?】
【師爺那是明清的產物呢,宋朝好像還沒有】
【就好比大家覺得在印度隨時會被□□,雖然印度確實治安很差,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平平淡淡過完貧苦的一生,不至於,真不至於】
【這很正常啊!就像我們現代對民國的印象就是他們會隨便抓人去監獄然後讓人花錢贖身,但事實上民國後期糜爛之後這種情況才比比皆是,抗戰之前社會還是能夠維持基本穩定的,要真是隨便抓人,哪有人還敢在城市大街上走路啊?】
“宋朝的司法公正不僅僅體現在重視證據以及這兩項制度,他們的審判管轄也非常具有科學性。”伍愛華繼續說道。
“和唐朝一樣,宋朝的司法制度按照不同的層級,設定了能夠判決的最高刑罰。”伍愛華說道:“按照路、州、縣三級來說,徒以上的刑罰需要州府判決,縣級只能判決杖以下的案件,州府雖然可以判決徒刑到死刑,但是流刑需要路以上官府複核,死刑需要大理寺複核。”
【難怪州就有司法參軍和司理參軍了】
【等
等,我以為州和省是一個級別,原來州之上還有路?那豈不是每個地級市都設定了審判分離?宋朝這樣還能冗官,他們是錄取了多少進士啊!】
【司法參軍和司理參軍不是就兩個人?】
【他們還有翻異三到五次,不得配備十個人?】
【一個地級市就五個檢察官和五個法官,這數量也很少了,冗官也正常吧?想想我們一個縣就有幾十個】
【那難道不是因為我們隨便有點什麼事情都喜歡上法院?你要拿法院的刑庭和檢察院的公訴庭來對比啊】
古人看著現代人的彈幕,只覺得長了見識:現代人居然還有喜歡見官的?隨便有點事情都去找官員判決?
“對於官府沒有主動介入的刑事案件,以及認為官府判決不對的民事案件,宋朝給出了民眾狀告的渠道,稱為‘登聞鼓院’和‘登聞檢院’。()”
≈ap;ldo;???盧筶??評?葶??????譛??東????葶??�??????葶???癩??�??認?瞍?葶????()_[()]?『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但是越級起訴的受理範圍也有規定,案件涉及機密的可以找皇帝,判決杖刑過多的可以找尚書省,路級官員判決不當的可以找中央大理寺,官員違法的可以越級訴訟至上級。”
彈幕適時為伍愛華配備了表情包,嗎嘍版本:我要告到中央jpg
看到這隻被保安叔叔們抓住胳膊的嗎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