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 說做就做
孫承宗、劉宗周、黃道周和鹿善繼等人;都坐在靜思堂。
這樣的情況;可不多見;很多的時候;他們中間的任意一個人;坐在靜思堂;與諸多人交談;就算是很不錯了。
藍橋正坐在下首。
蘇天成站在中間。
說做就做;這就是蘇天成的性格;既然決定要營救張溥;那就沒有什麼需要耽誤的;直接做;具體的辦法;他也想好了;自己寫一份奏摺;重點突出讀書人從軍的勇氣;從過去現在將來的角度出發;說明讀書人從軍的重要性;這種思想是需要提倡的;而不是打壓。
至於說中興學社;可以從讀書人的尊嚴角度;說出來一些道理。
但有一個條件;千萬不要為張溥辯解;適得其反;張溥深陷到是非漩渦裡面去了;如果追究事情的真想;弄得不好;營救不成;張溥反而掉腦袋了。
眾人的意見;有婿乎蘇天成的預料。
孫承宗、鹿善繼兩人的態度很是激烈;他們認為;張溥應該受到責罰;前面就因為干涉軍隊的事情;被押解到廄;不思悔改;繼續幹涉軍務;導致瞭如此的大禍;不值得營救。
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雖然沒有說話;但從神態上面看;也是默許的。
蘇天成很快明白了;四人以前都是朝廷命官;牽涉到朝廷大事情了;他們首先想到的;還是朝廷的利益;不管怎麼說;車廂峽之敗;造成的後果是嚴重的;影響是惡劣的;那麼多的流寇;從官軍眼皮子底下逃走了;而且是詐降之後逃走的;張溥身為陳奇瑜最為重要的幕僚。究竟在幹什麼;責任肯定是重大的。
蘇天成嘆了一口氣。
前面他僅僅是敘述了事情的經過;沒有做出來什麼解釋;看來面對四位經歷豐富的老大人;解釋是必須的。
“諸位大人。晚輩提出來為張溥辯解。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朝廷的邸報;沒有詳細說明情況;這裡面。本來就存在疑點;晚輩曾經帶領將士;征伐過流寇;也知曉其中一些情形;正是這樣的情況下。晚輩才想到了;為張溥辯解的。”
“流寇詐降;這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也曾經引發了嚴重的後果;諸位大人應該還記得;崇禎四年的時候;楊鶴大人也是主張安撫的;那時候就有了深刻的教訓;流寇詐降。浪費了朝廷的錢糧;令剿匪的官軍白白犧牲;而且愈發的囂張;時至今日;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隻能夠說明;朝廷裡面;有很多的大人;依舊對流寇有著愧疚的心理。”
“這些大人認為。流寇是迫不得已造反的;依舊是大明子民。晚輩以為;這等看法;迂腐之極;戰場上;哪裡有那麼多的仁慈之心;殺伐果斷;才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車廂峽戰役的失禮;陳奇瑜大人難辭其咎;但朝廷裡面的有些大人;也應該反思。”
“張溥身為讀書人;主動投軍;做陳奇瑜的幕僚;這是需要勇氣的;晚輩看過不少朝廷邸報;認真分析過了;大軍初期戰鬥很是順利;流寇節節敗退;這說明;張溥還是起到很好的作用了;有了不少好的建議;退一萬步說;這次的征伐失禮了;還可以想辦法;吸取之前的教訓;就算是功過相抵;也算是可以了。”
“車廂峽的失利;罪責不可能在某一個人的身上;晚輩以為;身為統帥;陳奇瑜必須要承擔責任;但若是因此連累到張溥;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讀書人從軍;這等的事情;應該是鼓勵的;朝廷若是處理了張溥;會令不少讀書人心寒的;古代不知道有多少的謀士;出謀劃策;不一定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時候;這主要看主帥的決斷了;若是戰敗了;追究幕僚;豈不是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