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率軍出征

緊馬身。

“出發!”

在衛尉兵士拱衛下,秦王隊伍向南門方向前行。

不多時,子嬰來到咸陽南門,將士和官員們已等候多時了。

子嬰看著那萬餘兵士們,弓弩兵、車兵、步兵、騎兵皆備。

其中,騎兵士卒頭戴圓形小帽,身穿交領右衽,雙襟交掩於胸前的上衣,左壓右,左側的襟邊垂直於胸的右側,衣長齊膝,袖長達於手腕,窄袖口,腰束革帶,領、襟、袖口都鑲著彩色緣邊,士兵下穿緊口連襠長褲,足登短靴,總體來說,衣著跟胡服比較接近。

要說跟胡服區別,胡服沒有配甲衣,騎兵們則是甲衣與衣服糅和在一起。

甲衣保護身體,士兵們肩無披膊裝束,手無護甲遮掩,既保留了行動靈活,又具備了安全效能。

每個騎兵側邊,都還有一匹無人乘坐的戰馬,馬背上馱負著少量的物資用具。

一名騎兵兩匹馬,是標準的配置。

由於這段時代還沒有馬鐙,騎兵必須雙腿加緊馬身,無法借力,要時刻保持身體平衡,難以再有餘力手持冷兵器近距離作戰。

所以,這時候的騎兵,並不像馬鐙出現後那麼強大的戰鬥力、衝擊力,只能作為步兵的輔助,難以對步兵發動衝鋒,在沒有馬鐙情況下,要是騎兵手持近戰兵器跟步兵作戰,並無明顯優勢。

最大優勢在於機動性,可襲擾敵軍,可遠距離射箭,可配合步兵協同作戰。

這時期秦國騎兵,是以弓騎兵為主。

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趙軍騎射在諸國中最強,秦軍在這方面並不遜色多少。

秦軍騎兵們,左邊腰間插著銅劍,右邊腰上掛著弓,後背掛著箭囊,箭囊裡裝滿了箭支。

騎兵中為首之人,年約三旬,體型魁梧,雙目炯炯有神。

他策馬向前幾步,拱手道:“臣駱甲,率騎兵恭候我王!”

駱甲聲音宏亮,神態恭敬。

子嬰在登基即位當天,就專門抽時間,大體上翻閱過秦國主要軍官檔案,駱甲和李必皆屬於騎兵,都是都尉級別。

在原本歷史上,兩人在秦亡後歸順劉邦,劉邦組建騎兵時,灌嬰為主將,駱甲李必為左右校尉,輔佐灌嬰。

子嬰面向士卒和官員們,朗聲說道:“大秦危難,然我大秦君臣一心、將士一心,大秦定不會亡。今日,寡人親率將士們出征,共御外敵。大秦必勝!”

“大秦必勝!大秦必勝!”

士兵和大臣們高呼口號,聲音響徹千里。

在幾天前,外有作戰慘敗、內有趙高弄權,秦軍軍心不穩,士氣低迷。

從前天開始,子嬰用雷霆手段剷除趙高,封賞作戰立功之士,激勵軍心、民心,軍心迅速凝聚起來。

目前咸陽的秦軍們,鬥志昂揚,軍心振奮。

口號呼喊過之後,現場重歸寂靜。

子嬰下馬,走到以尉繚為首的臣子們面前。

“寡人出征後,有勞諸位愛卿了!”

子嬰說罷,向臣子們作揖。

眾臣們躬身作揖回應。

隨後,子嬰重新上馬,向騎兵們大聲道:“出發!”

子嬰、程開、駱甲、王元、王威,以及三千騎兵們,向西北方向而去。

尉繚和眾官員,目送秦王隊伍離開視線範圍,才解散回城。

武關位於咸陽東南方向,距離約五百里,騎兵火速出發,估計需兩天時間。

馬鐙,在騎兵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在沒有馬鐙的時代,人坐在馬背上,雙腿必須夾著馬身,沒有馬鐙來借力和穩住身體,影響戰鬥力發揮。

在出發後不久,子嬰雙腿就有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