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袁隆平一家人在轉基因領域的偉大貢獻!

的實驗來看沒問題。袁隆平再次表示,他願意試吃轉基因大米。

2012年,袁隆平出席“十二五”國家科技部“863”課題“超高產水稻分子育種與品種創制”啟動式時,也表達了對以轉基因技術為核心的分子生物技術助力超級雜交稻畝產破千公斤的殷切期望。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袁隆平說: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對轉基因技術不能“一棒打死”,生物技術是解決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出路。他主張,不要輕易地肯定或否定,也不要猜測和推論,要用事實說話。

2014年1月2日,袁隆平向人民網記者透露,他自己正在進行轉基因水稻相關研究。袁隆平談到轉基因問題時說:“我們現在正在把玉米的碳四基因轉到水稻上面來,提高光合效率,提高產量。這樣的轉基因有什麼吃不得,玉米不是照樣吃嗎?我們現在吃的大豆,3/4是進口美國豆,也是轉基因”。

2014年5月1日勞動節,袁隆平院士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國際上關於轉基因的負面報道皆為不實之辭。袁隆平院士語重心長的說,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要敢說真話,不能因為怕惹麻煩就一言不發。

,!

2014年11月17日上午,袁隆平在河南農業大學作專題報告時對在場的師生說:“轉基因食品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轉基因不能一概而論,基因多種多樣,有些基因特別是抗病蟲的基因,大家擔心人吃了會不會有問題?這些基因我們要慎重。但另外一些轉基因,如美國大豆的除草基因,大面積生產不用除草,沒有問題,不能談轉色變。”

面對提問,袁隆平認為,轉基因是不能一概而論的,有些轉基因是抗病蟲的,叫“毒蛋白基因”,人吃了會怎麼樣,我們應該慎重對待。

在袁隆平看來,分子育種的轉基因技術是解決糧食增產、保證糧食安全的科學措施,搞轉基因要合理研究,經過嚴格的科學試驗和把關。

2014年4月28日,袁隆平在湖北舉辦的一次高層發展論壇上指出,中國如果不大力發展轉基因技術,後果不堪設想。

2016年,袁隆平接受英國媒體專訪時表示,轉基因是未來農業發展方向,如將玉米碳四高光合作用基因轉移到水稻上的轉基因水稻,對人體無害。袁隆平還表示,其所屬的分子技術將是未來發展方向,對於一些安全的轉基因技術研究要積極推進。

2016年2月,袁隆平院士又主動糾正口誤,表示他先前稱呼“毒蛋白”的說法不確切。實際上,學術界從來沒有“毒蛋白”的說法。而轉基因技術中轉入的那個基因,原本就來源於人類已經安全食用幾千年幾萬年的傳統植物的身上。bt 蛋白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只對特定的害蟲產生作用,對人類、家畜和其他非目標生物完全沒有毒性。袁隆平院士表示,將其稱為“毒蛋白”是民間一種不準確的表述,“現在應該予以改正”。

2018年4月14日,袁隆平在接受鳳凰財經採訪時發表了對轉基因的看法。對於轉基因大豆,袁隆平指出,只要是透過安全檢測的轉基因作物,都是沒有問題的。袁隆平表示,“美國轉基因大豆加入的是除草基因,這個對人體無害,中國每年從美國進口幾千萬噸大豆,這個完全沒問題。”

袁隆平還又一次對記者鄭重的表示,轉基因是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面對採訪時,袁隆平強調指出,轉基因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保證糧食安全、增加產量的科學措施,利用轉基因技術為人們帶來安全和高產的糧食,並沒什麼不妥。轉基因食品是經過合理研究及嚴格科學試驗把關,才投入生產的。

2020年4月初,袁隆平院士在逝世前一年接受北京記者的採訪時表示,他雖然年紀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