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帕米爾之戰!

望見更遠方向的夏軍兵馬。

因為雙方投入的兵力太多,以至於視線所及,全部都是各自的兵馬,不見盡頭。

趙奢之子,趙括在前方指揮,手中握著一張強弓,向外射出一箭,箭矢插在土壘外面的地上,為“一箭之距”。

當印度軍團越過一箭之距,弓箭手便可以萬箭齊發,收割敵軍!

李牧、廉頗的二十萬大軍在土壘後方佈陣,又設立木柵欄和鹿角,全力防守。

“上!”

督戰的蒙古武將、突厥武將拔刀,指向李牧、廉頗的防線!

“殺!”

二十萬印度步卒、戰象,加快步伐,發起衝鋒!

不少印度步卒,甚至只裝備了青銅級、白銀級的兵器、木盾或者皮盾,他們的防禦力不高,只有越過箭雨覆蓋的範圍,近戰肉搏,才有一線生機!

“放箭!”

趙括拔出佩劍,指向無窮無盡的印度莫臥兒大軍!

上萬名長弓手彎弓搭箭,向印度莫臥兒大軍拋射!

左側的長弓手射向右邊、右側的長弓手射向左邊,形成交叉火力!

上萬支利箭落下!

兩支箭幾乎在同時射中一個低階步兵,其中一支箭射穿了木盾,將木盾和持盾的手釘在一起!

低階步兵還沒有來得及發出慘叫,第二支箭便貫穿了他的咽喉,一箭封喉!

低階的印度輕步兵在箭雨的打擊下,死傷慘重,完全依靠人海戰術衝到前方!

又或者,消耗夏軍制造精良的箭矢,讓李牧、廉頗軍團陷入缺少箭矢的窘境,也是炮灰的使命。

鐵甲戰象混雜在二十萬炮灰之中,向夏軍的土壘緩慢移動,猶如冷兵器戰場上的鋼鐵堡壘,擁有令人窒息的壓迫感。

鐵甲戰象,作為《領主》裡天生的九階兵種,皮粗肉厚,一般的箭矢甚至無法對其造成有效傷害。

戰象的移動速度雖然不快,但卻給李牧、廉頗的夏軍不安的震撼。

戰象的基礎面板實在太高,為數不多敢正面硬撼猛將的兵種。

“看來,印度人將戰象當做是攻城兵器了。”

李牧始終在高處進行指揮,看到體型龐大的戰象在移動,知道帖木兒派上戰象軍團的目的。

或許戰象在攻打超過十米高的城牆時,作用不大,但在攻打低矮的土壘或者矮牆時,戰象就是天生的攻城利器,足以摧毀簡陋的土壘!

“火矢隊,驅逐戰象!”

廉頗抵達前方,試圖用火矢驚退正在逼近土壘的戰象。

數千弓箭手開始裝備火矢。

“沒用,我的戰象軍團,弱點更少!”

印度大將的希瓦吉,目睹數千支火矢落下,但他的戰象軍團已經熟悉了戰場,巋然不動,不會輕易被火矢驚退。

另一邊,帖木兒組織十萬印度大軍,令人全力攻打盤踞在帕米爾高原西側山脈的吐蕃軍!

吐蕃軍扼守要道,以滾石、滾木砸下,仰攻吐蕃軍的印度兵馬死傷不少。

吐蕃軍、漠南軍,都儘可能利用地形消耗帖木兒,等待機會。

吐蕃軍在高原,如虎添翼,不輕易離開此地。

只要他們扼守附近的山地,與李牧、廉頗相互呼應,帖木兒必定不敢全力進攻其中一路。

“這種壓迫感,應該是帖木兒的君主特性。”

吐蕃軍的扎西對君主特性並不陌生,因為楚天也有君主特性“天可汗”、“漢武”,有一種壓迫感,他在戰場上感受到的君主特性的壓迫感,應該來自於帖木兒。

“等待時機成熟,再猛虎下山。”

帖木兒想要引誘吐蕃軍離開山地,而吐蕃軍死活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