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
“當然有,不過我不能告訴你就是了……”
王詡心中又升騰出不詳的預感:“那你能告訴我的有多少……”
貓爺想了想,開始敘述道:“這次趙杜二位尚書公子的事件已有了結果,這就相當於皇帝發出了一個訊號,官場中人都明白,這二位尚書的好日子到頭了,他們已經失勢了。
從政治角度來看,一旦失去了皇帝的支援,那作風就得低調一些,上朝時話不能太多,點你名發言呢,言辭不要太犀利,觀點不要太鮮明;對朋友要點頭哈腰,對敵人更要點頭哈腰;等風頭過去,找個時機辭官回老家種田,沒準還能保住身家性命。而他們如果還想做些孤注一擲的行為,可能就要加速自己退出政治舞臺的步伐了……
總之,他們的落馬只是個時間問題,而這兩位本就是死對頭的尚書玩兒完以後,就會立刻牽動多個黨派間的鬥爭,到時包括後宮、內閣、錦衣衛、東廠等等都會捲入其中,各個勢力間的利益衝突那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當每個人都把注意力放在這次事件上的時候,有些與朝廷作對的勢力,就會伺機而動了,比如百花會……”
王詡問道:“切……不就是偷聖旨嘛,那能算什麼行動,還不如我到處放火造成的影響來得惡劣。”
“不是偷聖旨,喻馨在騙你,真正的目的是留言。”
“什麼留言?”
貓爺抬頭吟道:“祗園精舍鐘聲揚,迴盪諸事盡無常,剎羅雙樹花顏改,示意吾等斬奸猖。”
王詡剛要說話,貓爺接著道:“看你那表情估計也聽不懂,所以我也懶得跟你解釋,反正百花會每次要殺死某個朝廷中的高官前就會留下這樣的一首詩。以前都是留在那些官員的府邸之中,縱然那人再怎麼加強防備,最後也會一命嗚呼。
而這次,這首詩被寫在了皇帝的書房裡……”
王詡乾笑了兩聲:“不是這麼囂張吧?”
“就是這麼囂張,而且你是她們的幫兇,我今天來審你,你還抵死不招,頑抗到底,準備一死以赴大義……”
“喂……你這傢伙露餡兒了吧!其實怎麼處理我是你決定的吧!你明明還沒審完,就跟我說後天問斬?”
貓爺打了個哈欠:“因為我在進來以前,就已經決定了後天斬你,不管你跟我說什麼,我出去以後都打算這樣奏明皇帝。”
“獄卒大哥!掃地的大叔!有沒有人那!我要招供!”
“你就不要吐槽了,等上了刑場,你就什麼都明白了。”貓爺說完就離開了牢房,留下王詡一個人在那裡鬼哭狼嚎。
……
第二天,王詡即將被砍頭的告示就貼滿了全城,貓爺做事非常徹底,這告示上不但有時間地點,還附上了王詡的畫像,好似生怕別人不知道這亂黨長得什麼模樣。
而這次的監斬官是竟是那劉航劉大人,也不知這是誰的安排,反正這件事也被寫在了告示上……
其實貓爺的這一舉動,其目的也是昭然若揭的,就好比是在全城釋出傳單,上面寫著:“此乃行刑的所有基本資料,請來劫法場吧。”
一切已經趨向明朗化,貓爺知道,這個世界,即將在這次事件中終結……
第二十一章 劫法場
所謂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春、夏、秋、冬正應了慶、賞、刑、罰。所以古時都是“秋後問斬”,人們相信到了這時,便是天地始肅,殺氣已至,可申嚴百刑,以示此乃順天行誅。
當然了,古代砍頭選在秋季,除了順應這些天人感應的學說以外,也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因為公開行刑主要目的還是要起到示警作用,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為空閒,也方便地方官動員民眾圍觀。
但也有例外存在,比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