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的同知,正式邁進五品官的行列。
可是,就在遊洪昇躊躇滿志地準備升任長沙府同知的時侯,趙永恩卻在爭奪吏部尚書的關鍵時刻被人檢舉貪墨,並且查實,導致功敗垂成,原本要被判流配北疆,結果官家法外施恩,革了趙永恩的官職後,讓他回鄉養老去了,也算是盡了君臣間的情意。
所謂樹倒猢猻散,趙永恩一倒黴,京城裡跟隨他的勢力紛紛改旗易幟,另投他人,沒有了趙永恩的關照,遊洪昇眼見著就要到手的長沙府同知硬生生地被別人給搶走了,他本人也落了一個候補的命運。
按照常理來說,像遊洪昇一個堂堂的長沙府府知事,雖說在京裡的靠山倒了,但再怎麼也會授個實職,哪怕是個清水衙門,完全不會一下子將其一擼到底,從實授變成了候補。
原因很簡單,意氣風發、少年得志的遊洪昇在長沙府得罪了人,趙永恩在位的時侯,那些對遊洪昇有怨念的人不敢得罪他,可是趙永恩這麼一倒,那麼這就是算後帳的時候了。
將遊洪昇搬下去的是長沙城裡赫赫有名的地方權貴――陳家,遊洪昇任瀏陽縣令的時侯,陳家的二公子陳光義在瀏陽縣縣城當街強搶民女,將其擄回住所奸*淫,導致那名女孩後來投河自盡。
女孩的父母到縣衙擊鼓鳴冤,遊洪昇聞言後不由得勃然大怒,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下竟然會有如此惡劣的行徑,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不顧縣尉的勸阻,派人拿著令籤拘來了已經得到訊息離開瀏陽縣城的陳光義。
陳光義仗著家裡是長沙府的地頭蛇,根本就沒有將遊洪昇這個小小的七品縣官放在眼裡,大堂之上態度傲慢,結果徹底激怒了遊洪昇,於是大刑伺候。
細皮嫩肉的陳光義哪裡受過這樣的罪,剛一受刑就鬼哭神嚎起來,將事情和盤托出,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被遊洪昇判處了斬頭的死刑。
陳家的家主陳東明聞訊後,立刻從府城裡親自來瀏陽縣,帶了一份厚禮來見遊洪昇,想讓他手下留情,網開一面,給陳光義一個機會,但是被心高氣傲的遊洪昇一口回絕,最後不得不黯然離開。
經過陳家的疏通,刑部最後並沒有批准陳光義的死刑,陳光義最後被改判為流放北疆。
陳家與遊洪昇的樑子也就在這個時侯結了下來,陳東明知道遊洪昇在京城裡靠山,因此一直將對遊洪昇的仇恨埋在了心底,隱忍不發,趁著趙永恩倒臺,猛然發力,使得沒有了依仗的遊洪昇落了一個悲慘的候補命運,仕途黯淡。
陳東明在心中恨不得殺了遊洪昇,遊洪昇不僅使得陳光義發配到北疆那種苦寒之地受罪,更使得陳家丟盡了顏面。
不過,陳東明很清楚,與其暗中除了失勢的遊洪昇,不如扼殺了遊洪昇的仕途,這樣的話將會時侯躊躇滿志的遊洪昇生不如死,更能一解其心頭的怨氣。
作為候補官員,陳東明不得不回京城等待吏部的出缺,與前幾次回京城不同,沒有了趙永恩,他發現面對的人和事情來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原先那些對其笑臉相迎的吏部官吏對他一副愛搭不理的樣子,而且京城裡的一些故舊也紛紛讓登門拜訪的他吃了閉門羹,這使得游鴻明嚐盡了世態炎涼,體驗到了人情的冷暖。
為了獲得實職,遊洪昇在京城裡一等就是四年,他在長沙府時為官清廉,秉公執法,雖然在百姓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但是卻沒有多少錢財,為了疏通吏部的關係,早日獲得實缺,不得不咬牙賣掉了家裡的房屋和田產,可結果卻令其無比的沮喪,他的錢雖然花出去了,但是卻依舊要等待補缺。
後來遊洪昇才知道,他之所以沒有獲得實缺,一是因為陳家從中作梗,二來就是他給吏部那些官員送的錢太少了,人家根本就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不過是敷衍他而已。
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