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部分

和當天不值班的子員商議議和的事)?!”

說著,子朱持劍朝叔向逼來。但叔向毫不示弱,他挺起胸膛迎向了子朱的劍,毫不退讓的回答:“秦、晉不和已經很久了,如果今天的和談有幸得以成功,晉國就能賴以安寧;不成的話,我們的三軍將士就要暴屍骨於戰場。子員傳達兩國的意見公正無私,而你卻常常私自加以篡改(現代稱之為:符合國情的修訂)。

比如你這次,你竟然在晉國的朝堂上拔劍對著我,你拔劍卻不是為了國家而戰鬥,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與榮譽。哼哼,不是我小看你,如果執政在國內你敢拔劍嗎?如果執政的嫡長子趙成在國內統領武宮,你敢衝我拔劍嗎?你這個連戰場都不敢上的膽怯之徒,以為執政不在,就敢咆哮。對付你這樣奸邪不法的人,我即使一個人,也不把你放在眼裡。”

說著,叔向撩起衣服迎了上去。大家聽到了殿外的爭論,趕緊衝出殿外出來解救。

晉平公派人招來子朱與叔向,欣慰的說:“我晉國有希望了,我的臣子所爭的都是國家大事。”

一旁的師曠卻發表相反的意見:“晉國公室恐怕要沉淪下去了。臣子們不競爭心智而以武力相爭,不追求德行而爭做好人,不用言詞述說自己的理由而採用拳頭……說明他們私慾太多,公室能不淪落嗎?”

這是師曠在歷史當中最後一次露面,這段歷史是孔子記載的,但奇怪的是,當時其它的歷史記載卻早在三年前就記載了師曠死亡。所以,這段歷史很有可能是孔子藉助師曠的名頭,說出自己的話。此外,東郭離在陳述這件事的時候並沒有談論最後一段話,彷彿最後一段話並不存在。而魏氏家族記載歷史的《竹書紀年》也沒有記載師曠對這場爭論的評議,所以這段話,很可能是孔子自己加上去的……

當時,秦國的公子緘見到這場爭論,表情很驚訝。因為自趙武當政以來,晉國的卿大夫一向給人以團結的印象,他沒想到在表面平靜的水面下,竟然也有如此大的波瀾。朝堂是神聖的地方,在朝堂之上,大夫們拔劍相互威脅,這在外交事務當中是非常罕見的。

稍後,叔向反覆強調元帥不在,因而壓制不住國內的反對意見,統一不了國內的事情,接下來他順理成章的延緩了外交談判。他讓東郭離帶來一封信,並提前下令範氏的領主武裝進行動員,並南下增援晉國的軍隊,以便提前替換趙武回國。

“範鞅帶領大軍走得慢,但他們現在已經進入宋國境內,大約再有二十天的時間能夠抵達此地,“常務”希望元帥儘快回國,現在國內的事積攢了一大攤子,有許多事情就等元帥回國表態。”東郭離介紹完情況,順嘴補充說:“最近齊國也發生了動亂,執政崔杼全族被滅,新上任的是慶封。”東郭離說到這,臉上露出古怪的笑容,微笑著補充說:“不過這位慶封馬上仿效齊莊公,不是仿效齊莊公偷襲我晉國,是仿效齊莊公包二奶。”

是男人都對這個話題感興趣,趙武這時也犯了同樣的八卦心理,他詳細打聽了慶封的動態,情不自禁的感慨說:“你瞧瞧,齊國“第一綠帽”與“第二綠帽”遭遇相同,他們遭受的待遇卻完全不同。崔杼不甘心做綠帽的命運,他反抗了,因此罪大惡極。

你想想,既然崔杼都是總理了,還要當“第一綠帽”,給他戴上第一的帽子的人會是誰?可想而知,只能是那位齊國第一人。他竟然不甘心自己齊國第一綠帽的待遇,於是成了大罪,齊國的太史公前後三代人被人殺了,也要記錄下崔杼罪行:弒君,但他們唯獨不記錄崔杼為什麼要弒君。齊莊公包養了他的妻子,凌辱了本國執政的榮譽,這些,齊國的太史公漠視了,他只記錄弒君的結果,並把這稱之為“春秋筆法”。

而“齊國第二綠帽,顯然明白了這個道理,他老婆做“齊國第二二奶”此人並不因此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