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部分

甸的歷史、政治和民族條件,也決定了這裡不會出現太過強勢的力量,通常一支幾十人的小隊伍就可以稱王稱霸了。今日統治著果敢地區的彭家聲,當年起家的時候也不過就是一支一百五十人的隊伍而已。

而也就是這樣一些力量,人數和戰鬥力連中國打仗時的一支先鋒部隊都不到,竟然讓緬甸政府軍無可奈何。幾方打了幾十年的仗,誰也沒有把誰如之何,最後只能坐在談判桌上籤訂和平協議,彼此承認對方的存在。

瞭解到這些之後,龐勁東不免奇怪於,雖然英國人走了日本人又來,但今日的緬甸竟能以主權獨立國家的姿態出現,卻沒有被其他國家吞併。

在這些勢力當中,既有以民族為基礎的,也有以政治信仰為根基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緬甸的最大**武裝是緬共,龐文瀾由於其政治立場的關係,本應該與緬共水火不容,但是他雖然與其走的不是很近,但也沒有處於敵對狀態。

龐文瀾這種政治上的變色龍本事,同時還表現應對反攻大6的要求上。他原本隸屬的一方已經潰退到T,其領導者對他及其他殘軍,仍然保持著間接的影響力。這一方一度把這些流落異國的殘軍,視為自己反攻大6的基石。但龐文瀾心裡很清楚,這只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於是他拿著T方面給的支援,卻只是虛與委蛇,根本不作出任何實質性舉動。

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緬甸的奈溫政府上臺,加強了對所有**武裝的攻擊掃蕩,當其衝的就是緬共。在政府軍的打擊下,緬共的白旗派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優勢,隊伍四散。其中的克欽族部隊,以及部分緬族部隊退入到了中國境內,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龐文瀾此時已經解決了立足問題,但是自己作為外**隊存在於緬甸領土上的事實,卻始終沒有辦法改變。為了躲過緬甸政府軍的攻擊,他主動做出了姿態,一方面向緬甸政府表示,自己支援緬甸政府統一國家的決心,另一方面則與緬共決裂,並動了一些針對緬共的軍事行動,雖然都是些無關痛癢小動作而已,卻幫助他獲取了緬甸政府的信任,躲過了那個最艱難的歲月。

這個時候還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基於中緬的“胞波之情”,Z中國政府與緬甸進行了領土談判,間接承認了英國殖民地政府與清朝簽定的不平等條約,一大塊本屬於Z國的土地,就此劃入了緬甸的國土,其中包括果敢的部分地區。

不過這種用領土換來的蜜月並沒有持續太久,二十世紀六十年代,Z國國內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波及到了緬甸的華人當中,結果由此引了一場由緬甸政府幕後操縱的**活動。

在這一次事件當中,緬甸的華人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華人與緬族的矛盾也同時進一步加深。但是果敢人受到的影響,並沒有其他地方的華人那麼大,而且龐文瀾已經開始融入當地社會,韜光養晦,不出風頭的政策,讓他幸運的躲過了這一劫。

在這樣的原因和背景下,Z國開始全力支援有著與自己相同政治理念的緬共,及其武裝——緬共人民解放軍。這支力量迫使緬甸政府軍不得不撤出了果敢地區,在不久之後,緬共領導的果敢縣與果敢縣委會成立。

就在緬共的南部武裝氣息奄奄之時,北部被Z國支援的,由各種先進武器裝備的人民軍,不斷地佔山為王,勢力與影響越來越大。龐文瀾因此面臨了一生中的又一個艱難時期,變色龍戰術也失靈了。

由於此前對緬共的背叛,使得龐文瀾在緬共領導下的果敢地區十分被動,不得不放棄了自己已經步入正軌的基地,遊走於緬甸、泰國、寮國等國家的邊境地區。

不過此時的緬共忙於擴充勢力範圍,倒也顧不上看起來不起眼的龐文瀾,而龐文瀾本人的運氣也實在夠好。

到了二十世紀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