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己在戲中角色的大小,他總是找時間把這天所要演的劇目從頭到尾地“默演”一遍,做到心中有數才踏實。後來他曾對人說:“別人唱過五十遍的戲,我已經唱過一百遍了。”

為了“扮戲”漂亮,馬連良總是提前把要穿行頭的護領、水袖拆下來,洗得白白淨淨。把髯口用熱水泡上,使之又軟又飄,再用鐵梳子反覆梳通,把靴底用大白刷得又白又幹淨,站在臺上顯得格外精神。管箱的師傅常常譏笑他:“得了,得了,你是多大的一個活兒啊!費這麼大勁兒!”他發現自己的眉毛頂上總出岔兒,用墨筆畫眉毛時就不美觀,其實臺下觀眾根本看不見,馬連良卻非常重視,請科班裡的剃頭師傅把眉毛全剃光了,扮相馬上好看了,可平時人就沒法兒看了。

馬西園掛念兒子,怕他在科班吃不好官中(北京話,大路的)的飯食。但考慮到自己家境清貧,又無力給兒子買什麼好吃的點心,馬西園只好粗菜細做。買些便宜的鹹菜“水疙瘩”切成細絲,有錢時加上點牛肉末,沒錢時拌些黃豆,給馬連良炒上一大罐子親自送到科班,給兒子和他的師兄弟們吃。兒子吃在嘴裡,香在心頭,因此他一直愛吃爸爸親手做的炒水疙瘩絲兒。在以後的幾十年中,這道菜竟成馬家的“看家菜”之一了。馬連良知道父親賺錢少、負擔重,十分孝順的他恨不得馬上掙到錢,幫助家裡,可科班裡唱戲是沒有收入的。每逢有戲時,學校會發幾個大子兒的餑餑錢,他就把這幾個大子兒攢起來,等到湊足一塊大洋時,就想法送到家裡父母手中。父母拿著兒子送來的錢,常常淚流滿面。馬連良成名後常用此事教育子女,他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第一章 學藝生涯(6)

整天的苦學勤練,加上當時科班的衛生環境又不太好,營養也跟不上,一個小孩能扛多久啊?一天在晨課練功時,馬連良一個跟頭躺下,就不省人事了。葉春善師父趕忙請醫救治。大夫一見馬連良口吐白沫,渾身顫抖,知道病得不輕,就對葉師父說:“恐忙過不了今天中午十二點了。”師父頓時慌了,馬上派人請來家長馬西園。馬西園見狀沒說一句抱怨的話,他知道科班不是救苦救難的慈善機構,把孩子送來是為了讓他有口飯吃,為了將來有本事能生存。葉社長他們已經很不容易,不能再添麻煩了,於是只說了句:“這孩子生死都是馬家的人,他若有造化挺過來,還是您的徒弟,您還得栽培他。”說完深施一禮,背起孩子就回家了。

馬連良患的是所謂“驚風”之症,一連高燒一個禮拜,經過大夫的精心調治和父母的細心照料,整整在家休養了一個月,身體才康復。在這段時間裡,馬連良的弟弟連貴出生了。父親馬西園雖然做的是燈罩的小買賣,家裡卻窮得連燈油都買不起,屋內漆黑一團,接生婆都不敢進門。於是馬連良的妹妹慧敏就爬上路邊的街燈杆子,從街燈裡偷了一點兒油回家。用家裡的粗線搓了根燈芯,給接生婆照亮。馬連良見此情景無比心酸,他覺得再也不能給家裡添累贅了,就毅然截然地回到了科班。

葉春善師父對馬西園在孩子生死關頭深明大義的言行十分感動。馬連良病癒回到科班後,葉師父對他更另眼相看了,並已給他定下目標,專攻老生行當。葉師父先讓蕭長華、蔡榮桂先生給他說一些配角的活兒,如《連環套》中的施仕倫、《金燕橋》裡的孔明等。有一次派他來個《斬黃袍》裡的苗順,苗順在被逐離朝廷之後,有兩句“搖板”,“早知為官不長久,不如深山把道修。”馬連良覺得下場只唱這兩句勁頭不夠,就自己編了幾句新詞,按“快板”唱,最後兩句是“罷罷罷,休休休,汗馬功勞就一筆勾。”邊唱邊後退,並編了個右手一翻水袖,“巴搭倉”,水袖撩到頭上,轉身下場的身段。並央告琴師給拉“快板”,請鼓師給開“望家鄉”的鼓點。誰知臺下觀眾還真認可,立馬彩聲四起,不由得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