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5部分

強,而蒙古馬已經是中國所產短途衝刺能力最強的戰馬了。

關卓凡想,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把美國馬引進中國?但他對馬匹繁殖基本一竅不通,也知道這不是一日之功,只是囑咐張勇等留意這個問題。

南下的過程中,這支新組建的騎兵師,很有可能和南軍的傳奇騎兵將領拜福德?福萊斯特交手,那肯定是一件非常過癮的事情。

除了克字團團官暫由副團官署任外,軒軍其他各團名稱和主官都暫時不變,但相互之間進行了混編。

這是因為,查塔努加戰役,不少部隊傷亡甚重,比如打傳教士主嶺的先登部隊德字團,打瞭望峰的主力克字團,打阻擊朗斯特里特的洋二團和建字團,戰後減員都很嚴重,既然新的兵員自成一師,暫不直接往軒軍原來的兩個師裡補人,那麼第一師、第二師各團之間就得相互調劑,以達到各團員額大致平衡。

這件工作關卓凡親自主抓,他的目的,除了維持各部之間相對平衡外,更深的心思不能宣之於外:他要借這次調整的機會,進一步縮減軒軍各團殘留的對團官個人效忠的可能性——軒軍唯一的效忠物件只能是關逸軒,從而為日後徹底改革軍制做準備。

關卓凡要來了整六個月的後勤補給,但進軍亞特蘭大的時候,真能帶在身上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得放在查塔努加。查塔努加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後勤基地,物資堆積如山,新建的倉庫綿延數里,一眼望不到邊。

其實還不止,孟菲斯還有一部分,實在是查塔努加擺不下了,才發了一部分到孟菲斯去,結果變成了一個很有趣的局面:查塔努加是西線大軍南下的總後勤基地,而孟菲斯是查塔努加的後勤基地,查塔努加的儲備不夠了,再從孟菲斯往查塔努加運。

而查塔努加對前線的補給是這樣操作的:進軍初期,從查塔努加用鐵路向前線運送,戰線向前推進後,在前線的後方沿鐵路建立二級後勤補給基地,查塔努加的物資發到這個二級基地,再由二級基地向前線傳送。

戰線持續前推,二級補給基地和前線之間便出現三極補給基地,物資由查塔努加而二級補給基地,由二級補給基地而三極補給基地,由三極補給基地而前線。

如此節節推進,鐵路和物資一直跟著前線部隊,直至亞特蘭大。

在這個龐大的後勤補給體系中,鐵路是串起每個環節的生命線,可以想象的到,不論是在北軍的前方還是後方,南軍必採取一切手段破壞自身以北的鐵路線,於是,隨時隨地修復甚至新鋪出一條鐵路,便成為保證北軍順利進軍的必要條件。

而查塔努加和亞特蘭大之間,雖然沒有類似傳教士高地瞭望峰那種險要,依然是有山有河,遠遠談不上一馬平川。

這在中國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當時的中國,連一條鐵路都沒有,自然完全沒有想象空間;可即便中國有了鐵路,甚至之後的好幾十年時間裡,還是無法想象啊。

而美國人這個時候就辦得到了。

關卓凡在心裡一聲長長的嘆息:任重道遠啊。

負責搭橋修路的主力,是謝爾曼獨步全聯邦的工兵部隊。

在今後的行軍作戰中,關卓凡會不斷見識到這支部隊變戲法一般的、令人瞠目結舌的工程能力。

相比起來,之前謝部強渡田納西河不過是小菜一碟。

仗還沒開打,這份後勤補給計劃便給了關卓凡很大的感慨,他本來認為自己已經充分認識到“國力是戰爭之本”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