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祚”,就是二次登基為帝。皇極天皇在位不久,發生“乙巳之變”,乃讓位於孝德天皇;孝德天皇死後,皇極天皇“重祚”,稱齊明天皇。
小慄忠順眼睛一亮,高聲說道:“貝子爺淵博!皇極天皇乃是茅淳王之女,雖是皇族,卻非皇女!”
他轉向德川慶喜,說道:“非常之時,王女尚且可以繼統,何況和宮內親王是仁孝天皇親生?將軍大人,不可膠柱鼓瑟,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
皇極天皇踐祚之前,是“大行”的舒明天皇的皇后這事,關卓凡也好、小慄忠順也好,都裝傻不提了。
德川慶喜嘆了口氣,說道:“你說的有道理,現在確實不是拘泥俗法的時候。嗯,這件事情,不知道諸公還有什麼見解?”
說完,緩緩掃視全場。
“上頭”的意思如此明白,下面的人還能有什麼“見解”?都知道叫俺們過來不過是為了“造勢”、“背書”,將軍大人也好,關貝子也好,大概沒有誰真想聽俺們的“見解”。何況,如果提出反對意見,和宮登基之後,自己一個不小心,不就成了“逆黨”了嗎?
於是老中首座板倉勝靜打頭,一個個紛紛“附議”。
德川慶喜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小慄忠順,就由你來草擬奏章,將幕府的意思上奏給朝廷吧。”
立和宮親子內親王為新天皇,出於關卓凡的一力主張。
德川慶喜、小慄忠順等人,本來只是想立一個年幼的皇帝,完全沒有想到要打和宮的主意的,但關卓凡很快就說服了他們。
說到“控制”,一個年輕的皇女做皇帝,相比一個年幼的王子做皇帝,前者並不會比後者更難“控制”。
在德川家康制定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的約束下,連皇子都無法獲得系統的政治知識和能力的訓練,遑論皇女了。
從已有的資料來看,和宮親子內親王對政治的全部理解,就是“攘夷”。在她和德川家茂的這樁政治婚姻中,“攘夷”,是皇室方面對幕府開出的價碼,也就成為和宮自認身負的最重要的政治使命。
原時空,幕府大敗於伏見、鳥羽,風雨飄搖,行將垮臺,和宮還要求德川慶喜“攘夷”,將軍大人委實哭笑不得。彼時,當初高喊“尊王攘夷”的那一班“志士”,早已成為新政府的權要,再沒有一個人提“攘夷”這回事了。和宮大約是全日本唯一一位堅持“攘夷”的“貴人”了。
彼時的和宮,還完完全全生活在過去的時空中。
還有,再年幼的王子,也會長大的,不過十餘年,你就不知道他腦袋中想些什麼,不曉得自己是否真正地在“控制他”。
而和宮,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已養成,關卓凡有把握,終其一生,能夠對她進行有效的“控制”。
女天皇駕崩之後,再找個年幼的王子來繼位也不遲嘛。
這樣,和宮在世一年,就等於對日本皇室的“控制”——也即間接對日本的“控制”——延長一年。
所以,希望女皇陛下長命百歲啊。
和宮的壽命,如果照原時空的軌跡走,似乎不大妙:今年是1865年,和宮十九歲;歷史上的和宮,薨於1877年,享年三十一歲——呃,還有十二年而已。
不過,關卓凡有足夠的把握改變歷史。
歷史上的和宮,薨於“腳氣性心臟病”。請留意,這個“腳氣”和我們通常說的由真菌引起的“腳氣”沒有一毛錢關係,這其實是一種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富貴病”——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叫了這麼一個怪名字。
之所以說這是一種“富貴病”,是因為維生素B1在人體內儲存不多,主要靠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B1多存在於穀類的外胚層——即糠、麩這些東東,而貴人,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