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部分

也有這麼一個說法,王拯卻不過情面,不能不給恭王說話,但摺子裡故意加入了一段“荒唐語”,自廢武功,這樣,既對“恭系”有所交代,又不會真得罪另外一邊。

唯一有價值的摺子是六科給事中譚鍾麟上的。

“海內多事之秋,全賴一德一心,共資康濟,而於懿親尤甚,若廊廟之上,先起猜嫌,根本之間,未能和協,駭中外之視聽,增宵旰之憂勞,於大局實有關係。”

不言對錯,純粹勸和,這個思路倒是很對頭的。

但事情也有點詭異。因為譚鍾麟是守舊派,是反對洋務的,他和恭王,都不是對方的“菜”。這個時候,倒站出來為恭王“背書”?

於是有傳言“恭系”和譚鍾麟私下底做了交易。這種流言,很大程度上消減了這份摺子的效用。

這位譚鍾麟,有一個日後很有名氣的兒子,叫做譚延輳А�

無論如何,一個譚鍾麟是不夠用的。

這是京官和言路上的情況。

旗人和宗室那邊又如何呢?

旗人和宗室不待見恭王的原因,前文已經說過了;而對關卓凡,卻正處在“最有想象空間”的階段。

軒軍這支“子弟兵”,揚威中外,一洗八旗“多年之頹風”,“旗下的多久沒有這麼抖過了!”可以說,旗人裡邊,不論貧富貴賤,都把關卓凡當做地道的“偶像”。

雖然不曉得關卓凡上臺後會推行什麼滿漢政策,但“再損,損不過恭老六吧?”

普通的旗人期望尤高,都說關貝子的老爹雖然當過五品官,但家道早就沒落了,其實也是苦出身,“聽說當年肉都吃不上的”。既然如此,必然曉得“民間疾苦”,秉國之後,一定會照顧貧苦無依的旗人。

而恭老六,生下來就錦衣玉食,哪裡知道我們窮人家過什麼日子?哪裡會管我們窮人家過什麼日子?

所以,除了恭王的兩個兄弟惇王、醇王之外,“恭系”很快發現,其他的宗室,都不足恃,能保持中立就很不錯了。

最令“恭系”意外的是原本寄以最大希望的地方督撫。

幾乎所有的地方大員都沉默不語。

大多數地方督撫的心態:這是“滿洲人的家務”,是不必也不便攙和的。

這種心態,和當初祺祥政變時,地方上沒有什麼人為肅順說話是一樣的。

還是那句話,只要我們的利益不被損害就好了。

那麼,關卓凡上臺後,對地方的政策,會和恭王有什麼大的不同嗎?

還看不出來。

裁湘是恭王手上做的;裁淮,背後有關卓凡的影子,但畢竟其時恭王還在臺上,恭王才是裁淮的主持。事實上,這些事情,這兩個人無論誰在臺上,都是要做的。

何況,關卓凡已經對相關人等做了足夠的補償。

所以,李鴻章當然不會站出來說話。

左宗棠更不用說了,他的西征的差使剛剛由關卓凡保薦,怎麼會站到自己“薦主“的對立面?

至於曾國藩,聽說曾中堂的二公子就在關貝子的幕中哦。

幾個大佬不出聲,小弟們自然緘口不言。

地方督撫保持沉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判斷,新的中樞,對待漢人的政策,很可能比原來的更好。

許庚身入直軍機就是明證。

*(未完待續。。)RT

第三十七章 瞎起鬨

不僅地方督撫,京裡的漢官,因為許庚身的入直軍機,也對“援恭”提不起足夠的熱情。兩宮皇太后如此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