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聲。
許多人還自發在門口擺上了香案,朝天禮拜。
拜什麼呢?給聖母皇太后行禮嗎?似乎是,又似乎不是。
這是一種十分複雜的情愫,一時之間,當事人自己也不甚說得清楚的。
洋裝、洋槍,對於這個時代的中國人來說,既烙著屈辱和恐懼的印記,同時,也是威懾和力量的象徵。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洋務”也好,“衛道”也罷,都太“形而上”了,他們看事情,只會本能地著眼於利害相關。當洋裝穿在自己人的身上,洋槍握在自己人的手中,老百姓的潛意識中,會認為“威懾和力量”已為自己掌握。
這個體認帶來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令他們欣喜不已,興奮莫名。
更重要的是,他們昨日所聞,今日所見,讓他們相信,這個“威懾和力量”的掌握,不是花架子,是實實在在的。
十九世紀中期,還沒有什麼精確制導、超視距打擊,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可以說百分百體現在其精神風貌和步操水平之中——反過來說也一樣:一支軍隊的精神風貌和步操水平,基本上決定了其戰鬥力的高下。
至少可以這樣說:一支看上去吊兒郎當的軍隊,未必一定沒有戰鬥力;但一支精神抖擻、整齊劃一的軍隊,卻是一定有戰鬥力的。
老百姓本能的觀感其實是非常準確的。
還有,無數史實都證明了:筆挺的制服、犀利的兵器、整齊的佇列,組合在一起,是在最短時間內激起受眾自豪、驕傲和服從的狂熱情緒的最佳利器。
*(未完待續。。)
第五十五章 非時之物
“太后東巡”,一路上的供奉,都事先在途中設點備辦,早就安排得妥妥當當。因此,這支隊伍並不攜帶多少輜重。全騎兵流的配置,雖然徐徐行去,速度卻相當不慢,巳正三刻的時候,已經到了大興的黃村。宮裡面的習慣,不論早、午、晚,傳膳的時辰都比平常人家來得早,於是就在黃村歇息打尖。
黃村這兒,有好大一片俗稱“南海子”的皇家苑囿,即後世稱之為“南苑”的。廡殿亭榭,什麼都是現成的。聖母皇太后一行,就歇在“南苑”的行宮裡邊,洗手、擦臉、補妝、傳膳。
傳膳的時候,慈禧很想將關卓凡也“傳”了過來,說點什麼,做點什麼。可一想傳完膳後,略做休整,又要上路,這一進一出,未免折騰他個人仰馬翻,飯都沒法子好好吃幾口,算了。
下午申正二刻左右,隊伍達到了廊坊的沈萬莊。此地世居沈、萬兩大姓,後世稱之為“萬莊”的。這個地方,就比不得中午打尖的黃村了。這個時代的黃村,已經相當繁華,但沈萬莊則人煙尚少。聖母皇太后駐蹕之所,是當地一位姓萬的大鄉紳的宅子,四周那是相當的清淨。
宅子不算大,頗為精緻清潔。且看的出來,整座宅子,不久前剛剛修飾粉刷裝裱過一遍。聖母皇太后的寢室,床榻桌椅更加全部都是新的。是不是專為接駕而“更新換代”,咱不好說——如果是的話,似乎也不能說“一兩銀子也不花”。
至於被褥枕袱。都是明黃織錦面料。一看就是內務府的花樣了。
聖母皇太后駐陛之前。地龍已經燒得滾熱,屋子裡還擺了兩個雲白銅的大火盆。嗯,就算外面大雪紛飛,裡邊也是夠暖和的了。
晚膳是一個大大的生魚片火鍋。這個魚,不是普通的魚,而是松花江的“翹頭白魚”。這種魚,一向作為貢品,由宮裡分賜京中各王公府邸。等閒富貴人家,難得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