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9部分

14位皇帝,除景帝朱祁鈺因英宗復辟死後葬於京西的金山之外,其他皇帝都葬在十三陵。

皇帝建陵選址最講“風水”。十三陵所在地被認為是風水寶地。明朝永樂年間,江西術士廖均卿說昌平北有“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當朝皇帝朱棣決定在此建造陵墓。並改黃土山為天壽山,於1409年6月20日開始修建長陵。十三陵的陵園廣袤寬闊,燕山餘脈自西北逶迤而來。成為天然屏障;幾股河水在平原交匯後,緩緩東去。這裡山巒起伏。林木蒼翠。陵園營建時,四周因山勢築圍牆,總長達12公里,圍牆險要處設十幾個關口,並建城關、敵樓,駐軍把守。設口駐軍,除保衛陵園之外,還有捍衛京師的重要意義。因為陵園地處京北要衝。北通要塞黃花鎮,西達居庸關,東接薊、遼,其位置猶如京北門戶。

最早修建的長陵在十三陵中規模最大,從一進大宮門就應該算是長陵。它有最長的神道,最大的碑亭和碑,最大的享殿和最大的寶城。這些都是其它十二陵所不及的。修建長陵的寶城和地宮用了4年的時間,寶城包括城牆和方城,中間是埋葬朱棣的墳山。長陵的碑亭和神道兩旁的石像是在寶城和地宮建成後20多年才修建的。

十三陵佈局莊嚴。如果是皇帝生前自己營造的,規模都較大;死後由下一代營葬的。規模就略小。十三陵的營建究竟用了多少人力,沒有明確的記錄,但據《明實錄?仁宗實錄》記載。營建獻陵時,一月之中直接服役的軍匠將近18萬。由此可見,營建十三陵所用的全部人力。

在373年前的今天,1640年6月5日(農曆四月十六),明末清初小說家《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誕辰。

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蒲家莊人。生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6月5日)四月十六日。他生長在一個漸趨敗落的地主家庭裡。遠祖蒲魯渾和蒲居仁。做過元代般陽路總管。高祖蒲世廣是個廩生,曾祖蒲繼芳是個庠生。祖父蒲生訥連秀才也未考取。祖父輩蒲生信,做過玉田知縣。即《聊齋志異?夢別》中的玉田公。父蒲槃,字敏吾,“少力學”,至二十餘歲還未能考中秀才,“遂去而賈”。他稱自己父親於“權子母之餘,不忘經史,其博洽淹貫,宿儒不能得”,到了四十幾歲尚無子嗣,便“不欲復居積”,一面閉門讀書,一面散其錢財,“周貧建寺”,後得四子一女,松齡為第三子。其時“家漸落,不能延師”,便親自教子讀書。…

蒲松齡天性穎慧,過目瞭然,在兄弟之中最受父親的鐘愛。十九歲初應童子試,便得到縣、府、道都第一的優異成績。山東學道施閏章(愚山)很賞識他。他對施閏章的知遇之恩,銘刻於心,在《聊齋志異?胭脂》中頌揚施:“真宣聖之護法,不止一代宗匠。衡文無屈士己也。而愛才如命,尤非後世學使虛應故事在所及”。從蒲松齡對施閏章的感念中,也多少可以窺見精神上受的某些影響。

進學第二年,蒲松齡就與同邑李希梅(堯臣)、張歷友(篤慶)等少年秀才結為郢中詩社。蒲與張、李同年進學,當時正是同學少年,意氣風發,“相期矯首躍龍津”。

在351年前的今天,1662年6月23日(農曆五月初八),中國明清之際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逝世。

鄭成功,(1624—1662年)是我國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號大木,福建南安縣石井村人。其父鄭芝龍,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組織向臺灣移民,積極開發臺灣島。1645年(清順治二年),21歲的鄭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韋健的召見,頗多賞識,被認為本家,賜他國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稱之為“國姓爺”。1653年(清順治10年),南明永曆帝(朱由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