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雖然他自認為身體素質很好,經常鍛鍊身體,參加騎射科目等。
原本從學堂回來小老頭的模樣,在家中幾日有了較大的改變,現在尤甚。
不一會兒,廚房就成了幾個年輕人打打鬧鬧的局面,溫氏幾人也不阻止,看笑話似的看幾個孩子鬥嘴,搶吃的。
“哎呀,大老遠的就聽到你們這邊熱鬧的不行。”一個爽朗的聲音從外面傳來,待人走進,一看,發現是周氏。
她是他們兩家人在京城第一個朋友,也是最好的朋友。
“怎麼你們炸丸子這麼早?這不還有十天過年嗎?”
溫氏擦了擦手,起身招待客人:“這不家裡人多,早弄點回頭省事兒,要不然就那幾天,肯定忙不過來,鄭家的,你來是?”
“我能有啥事兒?我就是來好好謝謝你們的。”
原來,鄭浩鄭家老爺子和老太太最不喜歡的兒子,不單因為鄭浩不會說話,還因為他不出息,整天守著那點工錢,逢年過節給他們兩老的禮物也只是面上過得去。
平時沒少跟鄰里鄰居說這個兒子多不爭氣,多摳門,多窮酸,好像這個不是她親生的一樣。
只要有一點明事理的人都知道,哪個親生父母會這樣抹黑自己的孩子?斷送他的財路和前程。
可是,鄭老太爺和老太太真的也是一對奇葩,簡直要把鄭浩往絕路上逼。
“你們不知道,兩個老的當時那個震驚的表情,我現在想想都忍不住。”
原來,他們鄭家有個習慣,過年的時候,幾個兒子,不管分家有沒有分出去,都要給他們準備禮物,同時付出贍養費。
往年這個時候,都是鄭浩和周氏最狼狽窘迫的時候,他們夫妻兩個單靠一個人做工,還要養活兩個孩子,去掉父母的贍養費用,他兜裡真的沒錢。
所以每年的禮物都是做不同的吃食,這些吃食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差,周氏的廚藝很好,每次做出的花樣堪比大廚。
其實禮物已經不錯了,但是兩個老的不滿意啊,他們就覺得鄭浩這個兒子不行,娶了周氏這個喪門星以後更是越過越不行。
可他們也不想想,兩個老人幫老大家的照看孩子,老大兩口子都能出去做工,兩個老的時不時的貼補一下。
和他們這邊沒人看孩子,周氏一個人照顧家裡,照顧孩子,哪兒還有空做別的?
如此區別對待,鄭老爺子和鄭老太太從來不想,也不認為自己做法錯誤。
“今年好了,我們可是揚眉吐氣一番,你不知道,老大和老大媳婦兒看到我們的禮物,那個臉色啊,我現在想想就想笑。”
那臉上千變萬化的顏色,還有鄭老爺子和鄭老太太的懷疑。
都讓周氏出了口惡氣,她可是二話不說拍下禮物,看到眾人變了的臉色,也不解釋,直接給兩位老的說:“爹孃,我家裡還有事兒忙活,就不陪你們了。”
說完,揚長而去。
走出老大家院門的時候,還聽到裡面鄭老大媳婦兒的謾罵。
不過,這和她有什麼關係呢?
話說,這拿著錢打臉的滋味兒還真不錯。
家都沒有回,直接來柳清溪這邊了。
溫氏對於周氏和公婆那邊的事情略有耳聞,此時聽她這麼說,也為她感到高興。
“你們夫妻同心,又年輕能幹,什麼樣的生活闖不出來?再說了,我們也沒幫什麼忙,相反不是你找來的工人,比賽還贏不了呢,所以啊,要說感謝的話,也是我代孩子來說。”
“嗨嗨嗨,咱倆就別互相謙虛了,我就是高興,那個啥,有沒有需要我幫忙的?”
“不用不用,下人足夠用了,你趕緊忙你們的去,雖說你們人少,但是該準備的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