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等她多勸,林在山已經進了錄音棚,在認真的調整架子鼓的位置了。
夜已經很深了,林在山還在如此專注的工作,孫玉珍心下莫名感動。
如此一個有才華、有態度的音樂人,怎麼就沉迷了這麼長時間呢?孫玉珍真是不理解。
白鴿其實也不理解林在山為什麼要反著給這首歌錄伴奏配樂。不過想到林在山之前講的:他要錄出一個完美的版本去征服東方臺的人。她料想眼下林在山正在做的,就是在朝著完美的方向行進吧。
既是如此,白鴿就不質疑什麼了,她崇拜她老爹的才華,更相信她老爹的選擇,她堅信她老爹一定會弄出一版完美的《蝴蝶》!
棚內。
調整好架子鼓的位置後,林在山戴上監聽耳麥,試著敲了一陣鼓點,聽著耳麥中的聲音反饋,他朝外面的張鵬飛做了個向下壓的手勢,示意張鵬飛將鼓點的音量稍微調小一點。
張鵬飛照做了。
林在山重新試音,還是不滿意,又讓張鵬飛把鼓點的音量調小了一格。
就這樣精益求精的調了三次,林在山才終於滿意。
隨即,張鵬飛將林在山剛剛錄的《蝴蝶》透過耳麥放給林在山聽了。
因為要絕對安靜的錄音,張鵬飛只在耳機中放出了音樂,錄音棚內外都沒有音樂聲。
只有戴著監聽耳麥的林在山、張鵬飛、孫玉珍三人能聽到剛剛林在山唱的《蝴蝶》。
其他人都是靜靜的看著林在山在空中慢慢的很有節奏的晃著鼓槌,好像是在找切入的時機,那感覺就像在演默劇。
當耳機中的歌曲推進到第一個高潮樂段,唱到“每次一見到你心理好平靜”這句中的“見到”二字時,林在山突然下了鼓點!
孫玉珍和張鵬飛在監聽耳機中聽得很是真切,林在山這鼓點突然一加進去,一下子就強調出了歌中主角見到蝴蝶時那種心境的變化,歌曲的高潮由此變得更加澎湃而令人觸動!
林在山切入鼓點的瞬間之美妙,讓音樂解讀力頗高的張鵬飛一頭喜慶的鍋蓋頭差點沒立起來!
他髮根都被刺激麻了!
那感覺就好像足球迷看到了一記精彩的世界波進球,張鵬飛對於林在山選擇的這個切入鼓點的時機,簡直歎為觀止!他心想這切入的也太有水平了吧!這大叔真是個天才啊!
孫玉珍的音樂素養比張鵬飛差了一點,但聽著林在山恰到好處的切入了鼓點,她一瞬間就覺得這首歌變得高大上了!
由此,孫玉珍也生出了和張鵬飛一樣的感覺:這大叔真是個天才!
切入鼓點後,林在山手裡的鼓槌就沒再停過,順著他自己歌聲的牽引,他揮灑著鼓槌上的靈感,一氣呵成的打了三分多鐘的套鼓,完美的給這首《蝴蝶》反向配上了鼓點。
在林在山自己聽來,有了鼓點後,這首歌就像一個有了骨架的人,明顯變得更加有支撐力更加有飽滿度了。
信徒樂隊的五個男生在錄音棚外間看的完全傻了,他們聽不到音樂,只是看著林在山在投入的打鼓。
“咚擦擦……咚擦擦……咚擦擦擦擦……咚擦擦……咚擦擦……咚擦擦擦擦”林在山一直在反覆的敲打著這樣的鼓點,時不時的敲出一段鼓花來烘托氣氛,其沉醉在音樂中的那種專注的眼神和職業的態度,讓這些後輩晚生們都心生敬意。
他們本來覺得他們玩音樂就夠有態度的了,但看到林在山操著“老邁”的身軀在靜默的錄音棚裡無比苛求的完善著自己的作品,他們這才明白:什麼叫做對音樂的追求與熱愛!
不管這大叔是不是裝逼,他都用他的才華和態度征服了這五個年輕人。
聽著林在山節奏感十足的打著鼓,恍然間,張昊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