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己的知識按照這個時代的特點來改編的,其中一部分內容已經在小範圍裡進行過傳播。《群學》則是葉韜曾在弈戰樓解說大廳講過,後來有在幾次講座上補充過內容的“群體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等一系列內容組合而成,加上部分案例分析而編撰的。《設計與工藝》《建築與結構》則是兩本等閒人看不懂的教材,設計方面的內容,葉氏工坊的師兄弟們,還有在葉氏服務了多年的老技工們已經有了粗略的概念,也已經被葉韜結合實踐進行過教學了,但對於其他人來說,頗多抽象內容的“設計”實在是很難於形容到底是什麼。最後那本《建築與結構》則是一本以建築設計圖紙為基礎,以文字註釋來闡明建築與結構一系列關係的案例集,這本書裡包含的主要案例就是葉韜前後幾年裡參與建造的那些建築:瞻園,薰風閣,清泉村,丹陽新城改造工程以及七海塔,以這本書的內容和組織開工來說,哪怕放到葉韜和談瑋馨所來自的那個時代,也是一本極有質量的作品了,而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則顯得更深邃也更經典。

這些大部頭的作品,不但是葉韜和談瑋馨這些年心血的結晶,也同樣成為了葉氏工坊的美術與印刷工坊、顏料與印染工坊、精雕版印刷工坊等機構的炫技之作。加厚了的潔白細緻的紙張手感極好,而且,這是這個時代第一批帶水印的紙張。

帶水印的紙張還要經過一道底紋印刷的工藝才能成為幾經改良的印刷機上的材料。精雕版印刷工坊一共準備了雲水紋。雷紋,祥獸紋,花草紋。雀鳥紋五種圖案。雕版的技工們無一不是從宜城開始就跟隨著葉韜在工坊裡服務的老工匠,他們都繼承了葉韜的惡習——在作品裡以不引人注目的方式留下簽名。

經過了底紋印刷之後,正文內容的印刷也全都是金屬活字,特製油墨來進行的。書中使用的圖表。圖紙,圖片等內容,採用的全是金屬蝕刻版畫形式。在葉韜和談瑋馨所來自的時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這種金屬蝕刻版畫的表現形式還在屢屢被採用,哪怕製作排版僅僅只透過電腦。而在這個時代,呈現這種技術手段和工藝手法,本身就是一項創舉了。

乃至於書籍的裝訂,使用的也不是這個時代普遍流行的線裝,而是熱膠裝訂。每本書全都是硬卡紙外面貼上羊皮保護,再外面再加上更加厚了的雲紋紙的護封套。羊皮的封面和雲紋紙護封套上都以燙金印刷著書名。作者和出版社……除了沒有版權頁,沒有一直到九十年代中葉之後才開始普遍出現的中國圖書再版編號之類的東西,這些書籍帶著的是完完全全的現代氣息……除了,這些東西全部是“繁體中文版”。

以這樣的手筆來印刷圖書,成本是極為嚇人的。按照葉韜的說法,基本上就是把書印在鈔票上。以紙張、印刷以及油墨的技術難度來說,這個說法是事實,而非誇張。五套圖書,每套的印數都只有區區三百套。這三百套裡,除去作者,參與編撰者,出版方要留的樣書,王宮、內府、國子監、太學等方面要留下存檔的書之外,最多一百餘套留了出來,除了留出二十套書用來作為未來四年最優秀的太學、國子監學生的獎勵之外,其餘的都被送給了當朝大臣,已經退休的老臣,對於國計民生有極影響力的世家豪族,一方面是徵求大家的意見,一方面也算是承認了這五套書對於國策的輔助決策作用。等到這套書正式頒發的時候,還會有一條極有威懾力的法令隨之下達:將這五套書或其中內容流傳給他國的,將以叛國罪論處。

而這五套書,也讓談曉培等人,讓東平的眾多大臣們看到了理論的重要性。這些東西不是所謂的《平遼方略》《諫議海稅商法》《二十年平西凌諮議》等針對性很強,操作性也很強的策略,而是從無數的歷史現現實中,從具象的事件和資料中抽取出象的概念,並組織而成的作品,並不是分析具體的事件,針對具體的敵人,而是一種普遍性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