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和完全顧不上考慮這些,他最近一門心思都系在一條新聞的資料上。
這條新聞的創意是他提出的,林律利用家裡的關係,找了家報社的記者,將此事報導了出來。
他只負責把人介紹到位,具體報道內容都交由安和跟記者溝通確定。
這個案子,安和是從頭到尾跟進的,既然創意也是他提出來的,林律就乾脆讓他去負責了。
林律找的報社是濱城本地最有名氣的一家,派出的記者也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整體素質過人、非常專業。
這件事已經提前徵得了當事人的同意,安和只需要將案件資訊以及化名告知記者,並且表達了預期,希望這個新聞能產生什麼樣的輿論效果,以記者的筆力,自然懂得如何在陳述事件的同時,呈現最佳的引導效果。
報道一經發布,沒過多久便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度。
這種發生在身邊,又跟小孩子有關的社會性事件,非常容易引起民眾的共情,加上這篇報道源自於當地的權威報社,可信度高,熱度和討論度一下子就上來了。
參與討論的,大部分都在譴責校園暴力,同情受到傷害的小學生,甚至還有罵學校領導不作為的,還有部分共情涉事打人家長的網友,站在受害者家長的立場上,他的所作所為不應該受到懲罰,他的行為是“為民除害”,如果不是迫於無奈、救助無門,他也不會出此下策,國家法律仍需完善……
參與討論的人一多,那些聞風而動,嗅著熱點蹭流量的各大新聞媒體,以及不同社交平臺大v們也紛紛轉載,同時還附上了自己的見解,不僅有文字表達,還有專門拍影片對此事進行分析的。
前後不過短短几天時間,這個新聞就爆上了熱搜,輻射的範圍越來越廣。
安和時刻關注著此事的進展,他要的不僅是熱度,還要看大眾輿論對此事的風評是否統一。
報道釋出前,記者反覆修改過好幾遍稿子,林律也跟著過了幾遍,裡面加上了小男孩家長對齊某某的指控,以及他後續可能面臨的刑事責任。
如果說輿論風評導向的結果對齊某某有利,不管程度如何,報道這件事,就不是在做無用功。
事實證明,這份報道不僅在開庭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還在別的方面引起了意想不到的連鎖反應。
開庭前兩天,林律接到了兩位,曾經被小男孩傷害過的,學生家長電話,他們跟齊威利經歷了一樣的心路歷程,因為這件事救助無門,最後選擇給孩子轉學。
這次他們一看到新聞,很快猜到了報道里面涉及的學校,以及化名的小男孩指的是誰。
家長表示,自己手中有一定證據,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小男孩的施暴行為,並且,他們現在人不在濱城生活,沒有太多的顧慮,跟林律溝透過後,他們願意過來出庭作證,希望能對齊某某有所幫助。
林律和安和這段時間的付出,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
最後法官綜合各項事實做出判決,駁回了原告方賠償鉅款以及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訴求,被告齊威利只需要賠付小男孩,住院期間各項治療的醫藥費,並酌情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執行。
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他在考察期間遵守相關規定,不產生新的犯罪行為,等考驗期滿後,那一年的刑罰也不會再執行,屆時法院公開宣告過後,齊威利便可徹底恢復自由之身。
宣判結果出來,齊威利還有些不敢相信,他沒想到今年他還能回家陪老婆孩子過年,這一切簡直就跟做夢一樣。
另外,關於小男孩進行校園暴力事件,各位家長已經聯合報了警,後續會另行處理。
這場跨越了幾個月的案子終於告一段落。
安和在回程途中感嘆,“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