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9部分

曹操坐騎絕影拉來。曹操拉住絕影韁繩,親自將韁繩放到審配手上。

“此匹寶馬,可日行千里。正南得之,便可早日歸至袁氏。”

此時審配終於強忍不住,臉色大變,雙膝一曲,重重跪下。

“我審正南何德何能,讓丞相厚待至此。我願降也!!!!!”

“哈哈哈哈!!正南快快請起,我得正南,如高祖得之蕭何!”

曹操大喜,速速扶起審配,又拜審配為義南將軍,陰安侯。

曹操大敗袁軍,又得審配這一俊才,當下即乘袁紹之敗,整頓軍馬,迤邐追襲。袁紹幅巾單衣,狼狽落魄,引八百餘騎,奔至黎陽北岸,大將蔣義渠聞得袁紹逃來,連忙引軍出寨迎接。袁紹以前事痛訴予蔣義渠。蔣義渠,聞之袁紹七十萬大軍,大多陣亡,其餘或是投降,或是失散。先是安撫袁紹,又諫袁紹收復失散部眾,袁紹依從。蔣義渠乃依令,在黎陽一帶招諭離散之眾,袁軍殘兵,聞袁紹所在,紛紛來投,蟻聚集來。袁紹因而軍勢得之稍稍復振,集合殘軍敗將萬餘,議還冀州。軍行之次,夜宿荒山。袁紹見自己一生心血,得來的大勢即將覆滅,心煩意亂,久久難以入睡。

忽然,袁紹於帳中聞遠遠有哭聲,遂私往聽之。卻是敗軍相聚,慘哭痛訴說喪兄失弟,棄伴亡親之苦,個個捶胸大哭,嘶聲大呼。袁紹見狀,不覺間已是滿臉淚水,想起昔日他一意孤行欲要出軍伐曹時,田豐連番四諫,不由大悔呼道。

“我不聽田豐之言,以致如今兵敗將亡,七十萬大軍蕩然全無,將謀離棄,大勢顛覆!這全乃我之過也!!!”

袁紹慘聲大呼,呼罷昏倒在地,兵士聞聲趕來,救起袁紹,殘軍星夜趕路,速歸冀州。袁紹回至冀州,病情剛愈,心煩意亂,不理政事。其妻劉氏,見袁紹面貌煞白,好似隨時都會死去,勸袁紹立下後嗣。

話說袁紹所生三子長子袁譚字顯思,鎮守青州,次子袁熙字顯奕,鎮守幽州,三子袁尚字顯甫,乃袁紹後妻劉氏所出,生得形貌俊偉,與袁紹少時極為相似,袁紹至愛之,因此留在身邊,鎮守冀州。

自官渡兵敗之後,劉氏多次勸袁紹立袁尚為後嗣,袁紹一時拿不定主意,喚來荀諶、逢紀、辛評、郭圖四人商議。原來袁紹謀臣暗內,各分派系,荀、逢二人,向來輔佐袁尚,辛、郭二人,向來輔佐袁譚。四人各為其主,相互爭鬥。

袁紹精神不佳,於座上搖搖欲墜,強打精神,謂四人而道。

“今外患未息,內事不可不早定,我將議立後嗣,長子袁譚,為人性剛好殺,若立之,恐後為暴主,我因而棄之。次子袁熙,為人善柔懦弱,可守一州,但難守大業。唯獨我三子袁尚,與我甚為相似,不僅有英雄之表,且禮賢敬士,識義多才,我欲立之。公等之意若何?”

郭圖一聽,心裡大驚,他可把一生的命運都投在了袁譚身上,若是袁譚失去大位,袁尚豈會輕易饒他,恐怕到時他便要家破人亡。郭圖腦念電轉,急思計策,速速進諫道。

第六百八十五章 愚昧無知

“主公萬萬不可。三子之中,譚為長,今又居外,擁兵極多≡古廢長立幼,皆爭亂不休,而至家業顛覆。今我軍威稍有挫敗,又逢敵兵壓境,豈可復使父子兄弟自相爭亂,以致局勢一發不可收拾?主公當下應先以拒敵為重,立嗣之事,毋容多議。否則走漏風聲,必引起譚、熙二人之怨,多生變故。”

袁紹正是躊躇未決。忽有兵士來報,袁熙引兵六萬,自幽州來,袁譚引兵五萬,自青州來。各至冀州助戰。袁紹大喜,當下先依郭圖之勸,擱置立嗣之事,欲要再整人馬,與曹操決一死戰。

而這十一萬兵馬,乃是袁熙、袁譚據守幽、青兩州的大半兵力,若是再有缺失,那袁紹當真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