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臉sè一沉,凝聲喝道。
“我若來救,此寨亦不能保。我曾諫公休去,公不肯聽,以致此敗!”嚴顏聽言大怒,正yu發作,忽有兵士來報,果然在營寨不遠處有斥候發覺一支西北兵馬正退。嚴顏這才知道,果然如法正所料。若是法正當真來救,營寨必失。嚴顏遂向法正賠禮道罪。法正噓聲一嘆,亦不再做追究。
次ri,張任率大軍趕至,聽聞嚴顏貿然輕率,折了近七千餘兵馬,加之馬超先前所折,前後將近折損了萬餘兵力。張任大怒,呵斥嚴顏。
“你乃軍中大將,熟知兵法,豈不知凡有所戰,必留退路,以備敵軍猛攻硬取!幸好法祭酒謹慎,否則連這營寨都將被彼軍所奪!”
嚴顏自知有錯,不敢反駁。諸將見狀,紛紛來勸。張任這才稍稍息怒,先記嚴顏一過,待戰事完畢後,再由劉璋親做懲罰。
張任大軍趕至,法正建議,趁彼軍勢弱,趁勢奪寨。張任依計行事,親統大軍來奪文軍寨柵。趙雲恐孤軍難立,遂退於河水之西。兩軍隔水相拒。
趙雲與成公英來觀形勢。趙雲望著西川兵馬,人多勢眾,營寨林立,眉頭緊皺,向成公英說道。
“可惜先前又被那法孝直識破計策,未有奪得彼軍營寨,今西川大部人馬趕至,而雍、涼援軍此時尚未能趕至。錦竹危在旦夕,若錦竹一失,我軍在東川再無屏障,張姑義便可分軍攻略,東川危矣!”
趙雲多有愁緒,雖然自軍連番先且佔有數陣小勝,但西川兵馬實在太多,一旦自軍有些錯失,必遭滅頂大禍。此時趙雲只覺得如履薄冰,步步為營吶!
成公英卻是平靜,他心知作為謀士,必不能失去分寸。成公英眼光爍爍,瞰視著四處地勢,
見河水上流頭,有一帶土山,可伏千餘人。忽然成公英嘴角微微翹起一絲笑容,與身旁趙雲說道。
“趙將軍不必慌張,我有一計,或許將可奏得奇效!”
“軍師有計,快快說來!”
趙雲一聽,頓時臉sè一喜。成公英燦然笑道。
“趙將軍可先派龐將軍於錦竹山外,多帶馬匹,在山高處盡起風塵,已詐彼軍誤以為雍、涼援軍趕至。同時,趙將軍可引五百人,皆帶鼓角,伏於土山之下,或半夜,或黃昏,只聽我營中炮響,炮響一番,擂鼓一番。只不要出戰。
張姑義先見風塵大作,以為我軍援軍趕至,再聽擂鼓聲響,必以為我軍要揮兵強攻,必然有所忌憚。然後再如此如此,彼軍一鼓可破也!“
趙雲聽計,眼中連起驚異之sè,狂喜大笑道。
“哈哈哈!軍師此計大妙,那張姑義、法孝直雖懂兵法,卻難免受計所惑!”
成公英再施奇謀,趙雲依計行事,各做安排。成公英卻在高山上暗窺。次ri,張任揮兵到來文軍營寨前搦戰,營中一人不出,弓弩亦都不發。
張任正yu強攻,忽然間見遠方風塵遍天,無數馬蹄聲頻頻嘯起,不知有多少兵馬正來。張任大驚,以為雍、涼援軍殺至,不敢貿然輕舉,即令各軍撤回營寨,見勢而動。
當夜更深,成公英見西川營寨燈火方息,軍士歇定,遂放號炮。土山處的趙雲聽得,令兵士鼓角齊鳴。擂鼓聲距離西川營寨甚近,震得整片西川營寨如同震盪一般。西川兵馬驚慌,只疑劫寨,慌急大亂,紛紛衝至出營,卻不見一軍。
張任心疑,問之法正。法正思索一陣,覺得這大有可能是彼軍擾敵之策,說予張任。張任亦覺如此,方才令兵士回營yu歇。不知過了多久,號炮又響,鼓角又鳴,吶喊震地,山谷應聲。西川兵馬徹夜不安。一連三夜,如此驚疑,張任心怯,一連三ri又見得遠方風塵不斷,雍、涼援軍不知來了多少。張任以防萬一,拔寨退三十里,就空闊處紮營,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