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
“全因吳侯絕不願與劉皇叔死戰到底,若是如此,縱使吳侯得之荊州,亦要大損兵馬糧草,不出三年之內,即被曹cāo大軍攻伐剿滅!!!”
伊籍字字錚錚,凝聲而道。周瑜臉sè愈寒,冷聲問道。
“你這般對答如流,可是早前,已有高人所教呼?”
“大都督料事如神。某欽佩。我所答之言,盡是我家軍師所教。”
周瑜心裡暗道一聲果然如此,沉吟一陣,與孫策暗暗交流。少頃,孫策冷哼一聲,又出言問道。
“那諸葛孔明才高八斗,今遣你來見我,必知我不可能輕易退兵。如此,他又教你如何應付?”
“如今天下局勢不穩,曹cāo稱王,其心若何,天下皆知。軍師有言,孫劉兩家合則利,分則損,若為對敵,更是百害而無一利!今應以大局為重,兩家休戰聯好,以備曹cāo出兵南征!”
“哼,諸葛孔明想得是好。我江東兒郎死於其jiān計之下,足有數萬,若我與此聯好,他ri我回江東,如何面對鄉親父老!!”
孫策虎目眯成一條細線,冷聲喝道。伊籍拱手作揖,即又回覆。
“荊州之戰,實乃蔡德珪造反之過。今蔡德珪已死,吳侯亦無duli力抗曹cāo之力,何必再如此咄咄逼人。
我主願割地求和,讓與荊州長沙、桂陽兩郡,以示敬意。荊州本乃景升基業,寸地不可讓予,我主甘願如此,亦為大局為重。還望吳侯就此罷休,若要強行奪地,萬事休矣!!”
孫策聽言,遂向周瑜望去。眼下時勢所逼,要盡取江夏、南郡無疑是難於登天,且就如伊籍所說,孫劉兩家繼續惡戰,即時曹cāo必然會趁虛而入,以雄軍大勢,殲滅兩家。而對於江東來說,得到長沙、桂陽,在荊州已有根據地。北上可取荊州,西行可進蜀地,如此一來,再得江夏、南郡不過是錦上添花,若要為此,耗費兵力,冒險為之,實在不值。
周瑜腦念電轉,心中已有主意,不過卻不願讓伊籍如此容易得逞,又出言刁難道。
“若荊州果系公子劉琦佔據,荊州迴歸正統,我主接受休戰亦非不可。只怕劉玄德暗中cāo縱,大小事務都由不得公子劉琦做主。若是如此,我主身為朝廷重臣,豈能眼觀惡賊弄權,在荊州為非作歹,而坐視不理!必與其死戰到底,直到荊州恢復正統!!”
伊籍似乎早料到周瑜會有這般言辭,柔聲問道。
“大都督yu見公子乎?”
“是也!若我與吳侯見得公子劉琦,確認那劉玄德是忠是jiān,之後若何,方有定論!”
周瑜頷首而笑,伊籍拱手一拜,即言道。
“我家軍師早料如此,近ri已請公子趕來。大都督與吳侯準備一番,明ri午時,公子劉琦即會在城下等候接見。”
周瑜聽言,眉頭深鎖,心中更是對諸葛亮厭惡至極,此人彷彿料盡天下所有,自己的一思一行,宛如都掌控在他的手中。諸葛亮的超凡,令周瑜愈加妒恨。
少時,伊籍告辭而去。孫策與周瑜商議一番後,便是席散,江東諸臣各自歸去。
次ri午時,孫策與周瑜領著一眾將領,令淩統率二萬兵馬在後接應,其餘兵馬皆由程普所領,守於營寨,以備萬一。孫策自引三百快騎,趕到江陵城下,擺開陣勢。
第八百二十九章 孫劉休戰(下)
孫策遙遠見到,城下有一簇人馬,為首之人,年紀輕輕,只有二十五、六歲數,身穿黑青虎紋錦袍,騎一匹白sè駿馬。)**孫策一見,勒住馬匹,扯聲喝道。
“前方穿黑青錦袍者,可否是劉荊州之長子,公子劉琦呼!?”
劉琦聽言,命左右回覆。孫策與周瑜對視一眼,又扯聲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