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英明。”
為了幾百兩銀子就欠下個人情,馮京第當時有黨爭因素存在,同時對於當時的魯監國朝的財政來說,哪怕一文錢都是好的,更別說是幾十萬洪武錢了。但是對於陳文來說,幾百兩銀子,一船的貨賣到日本的利潤就有數萬兩白銀之多,實在沒必要去丟這個份兒。
“提到島津藩,琉球那邊現在如何?”
“回稟大帥,末將聽琉球的朝臣提及,現在琉球一邊作為韃子的藩屬,同時還要作為薩摩藩的藩屬,《十五條》過於嚴厲,他們自稱是受到了薩摩藩的逼迫才會向韃子稱臣的,希望王師能夠為其向日本說項,廢除《十五條》。”
琉球朝臣所言不盡不實,其改為遵奉滿清乃是源於隆武朝的土崩瓦解,讓使臣認為滿清已經有了取明而代之的實力,才會北上拜見順治。
小國想要借大國之力來擺脫困境,這本無可厚非,不過日本對琉球的征服到確實是從島津藩佔領琉球作為起點的。當初琉球來明朝進行朝貢貿易過於頻繁就曾被明廷懷疑是薩摩藩的手筆,對此加以限制,事實也確實是如此,島津藩的興盛與琉球有著極大的關係。
“現在咱們還管不了那麼多,讓琉球繼續一臣事二主去,反正他們現在已經不向大明稱臣了,等以後有功夫了再去,無需急於這一時。”
琉球的情況陳文已經弄明白了,是借薩摩藩之手攪渾日本這池水,讓他們繼續去自相殘殺,還是借琉球的名義玩一把黑船事件,現在陳文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計劃。而且就算是有,暫且也是有心無力,畢竟行動上是有主次的。
接下來的朝鮮就更簡單了,滿清幾次暴打朝鮮,明爹已經退到了西南,做乾兒子的換個乾爹也沒什麼不正常的。不過鄭奇等人此去日本、朝鮮和琉球三國,濟爾哈朗在那時還沒死呢,想來下次去時,情況大概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也說不定。
此番貿易,船隊裝載的貨物都是往年的主要出口商品,絲綢、瓷器、蔗糖、蠶繭、生絲之流裝滿了貨倉。當時陳文坐擁浙江、江西兩省,江西景德鎮的瓷器、浙江出產的蔗糖和絲綢,貨源地在手,就是產量比之清軍南下前要差上太多,畢竟人口的損失是短時間內無法恢復的。
算算利潤,一百多萬兩白銀,距離陳文的那個逼著日本挖空石見銀山的豪言壯語還有很久的路要走。為此,陳文決定做些事情,為這一程序適當的提個速。
召見首航船隊負責人,瞭解日本、琉球和朝鮮等國的情況,其實陳文完全可以在南京進行,但是正因為首航船隊返回,有些事情卻可以立刻開始進行了。
陳文返回浙江的同時,各地的光復票號也在借海貿船隊的盈利來釋放利好訊息,加深人們對光復票號的信心,從而獲取更多的可支配資金。
坐在家裡就能賺錢,而且是穩賺不賠,自是趨之若鶩。但是與此同時,陳文沒有進行禁海,只要到市舶司繳納稅款,海貿還是可以跑的,大批計程車紳富戶也開始投身到海貿之中。
然而,有經驗的船長和水手畢竟是少的。陳文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傢伙他們不敢招惹,有人便計劃前往福建,從福建清軍、耿繼茂乃至鄭成功的水師裡挖牆腳,甚至還有野心更大的打算連船帶人一起挖過來。
這些事情陳文沒有興趣理會,他關注的是另外的兩點,其一是海船製造業規模的擴大,有人要跑海,就有人造船,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其二呢,便是貨物。
陳文現在收復了大片的失地,其中浙江和江西多有軍功田土,社會安定,人們就會有更多的精力去生產,以提高生活水平。民田各異,但是軍田卻都是在陳文的掌控之中。有了充足的原料,有了熟悉航道的船隊和各國的門路,陳文需要的只是在原料加工為產品的環節提升生產效率,貿易很快就將會呈現爆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