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範圍的急劇擴大,人口也得到了極大的恢復。農業和工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這些勞動力又進一步借商業促進著前者的發展,進入了一種良性的迴圈之中,這是在如今中國的其他各地所看不到的異像。
軍事的需要,促進了金華府的復興,而這種復興,其事實上也不僅僅體現在農業、商業和工業上面,精神層面上的亦是如此。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
府城裡的童子軍學堂,朗朗的讀書聲突破了牆壁、瓦片、院牆的阻隔,向左近的街巷,甚至是天際傳播開來。
此間學堂中二年級九班正在誦讀這首詞,正是南宋龍川先生陳亮的《水調歌頭*送章茂德大卿使虜》。而這位宋光宗時的狀元郎,也恰巧正是金華府人士。不過在那時,這裡叫做婺州,而他在宋時史料中乃是婺州永康縣人士。
“萬里腥羶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丁俊傑,解釋下半闕。”
上半闕的詞已經教過了,眼下已經快到下課的時辰,下半闕先生早早也已經解釋過了,此刻正是驗查的時候。
“是的,先生。”
自座位上站了起來,那個名為丁俊傑的少年看著正前方的白板上的黑字,朗聲說道:“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唐堯建立的城都,虞舜開闢的土壤,大禹分封的疆域。在這當中應有一個半個明羞恥的臣子。萬里河山充斥著韃子的腥羶之氣,千古以來的漢家英靈安在,浩然正氣什麼時候才能伸張暢通?韃子的命運用不著多問,華夏也將會像光輝燦爛的太陽照耀在空中。”
南塘營老兵丁克己的獨子丁俊傑如今已經十四歲了。雖說這年紀才上二年級,但是這童子軍學堂本就是去年正月裡才設立的。不過隨著學堂納入到宣教司,而非府學、縣學的歸屬,更重要的是臺溫的收復和海貿的展開,學堂的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短短半年間,各府都已經建立起了規模不等的學堂,這一座只是最大的而已,甚至大到了這一大片校區已經無法容納下兩個年級共同使用的地步。
“很好,爾等可都聽清楚了?”
“聽清楚了。”
坐在講臺上的先生點了點頭,正聽到外間的校工敲響了下課的鑼聲,只是轉過頭再看,這幫小子果然是躁動了起來。
用戒尺輕敲了一下桌子,如條件反射一般,躁動戛然而止。眼見於此,先生才開始佈置起作業。
“回去在作業本上,把這首詞對著課本抄寫一遍,連同解釋一起背下來。王師收復寧紹、大敗杭州駐防八旗,明天放假一日。但是到了後天,為師可是要檢查的,不合格的要罰站、打手板!”
“學生謹遵先生教誨。”
在學生們躬身行禮中,回了一禮的先生便離開了教室,返回到辦公之所洗掉手上的炭筆汙跡,收拾收拾東西就要回家了。
這是今天的最後一堂課,先生走後,學生們便開始收拾東西,尤其是聽了外間已經有別的班的學生往外走去,他們手上的動作就更快了幾分。
“白兄弟,明天咱們出去看新兵訓練去啊。”
說是新兵訓練,其實際上只是最新入營的那批在城外的大營裡進行基本的入營訓練,磨練體能,也要熟悉軍法、條例,倒也不避他們這樣的童子軍,因為每半年他們也要進行一回軍訓。至於兵器、武藝、戰陣等方面,則要到另一處新兵訓練營中進行,這都是軍事機密,地點偏僻不說,周遭還有大隊的衛兵牽著狗巡邏,根本不是誰想看都能看得到的。
“明天?俺要幫俺娘幹活的。”
丁家在永康縣有幾十畝地,如今也都交給衛所託管了,每次收穫能領取一定量的銀子。但是進了府城,開銷也大了,雖說不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