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表字。”
“那麼既然讀書了,教授你學問的那位老先生可曾告訴過你。聖人曾經說過一句這樣的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
不比陳文這等身世完全根據身處情況就可以隨意編造,絲毫不怕旁人去查的騙子,吳登科的過往以及他當年選擇追隨許都的緣由盡皆向陳文表明過,而陳文對於吳登科從反抗階級壓迫到後來兼有反抗民族壓迫的樸素觀念也有過一定的認可和讚許。
可是此番,只是因為陳文說過,需要這些四明山的百姓來均衡金華府本地大族的勢力,他和李瑞鑫便強迫百姓隨明軍前往金華,甚至為此不惜派出軍隊強行監管。這事情在這樣的時代並非是什麼稀罕事,甚至可以說吳登科和李瑞鑫的處置方式已經遠比清軍或是明軍要仁慈得多了,至少他們並沒有將不從者全部屠戮,將這些人的妻女入營為妓或是轉手販賣。
對於這件事,即便在陳文看來,同樣是同謀之人,李瑞鑫如此作為,他也並沒有產生什麼反感之情,因為李瑞鑫出身武人家庭,長久以來所受到的教育就是盡心竭力的完成主帥的命令,哪怕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也在所不惜,想要扭轉過來絕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但是,吳登科卻完全不應該是這樣的!
“這事情,換做是李兄弟,或者是尹兄弟,甚至是其他人,我都不會說些什麼。但是吳兄弟你不一樣,你本不該如此!”
“吳兄弟,你出身貧苦,父母皆亡於貪官汙吏的壓迫,就連你年少時也飽受欺凌。如此,當年你可以孤身為父報仇,也可以為掃盡不平起事,後來更是同樣可以為貧苦百姓出頭。”
“而到了現在,你開始讀書識字,也坐上了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加銜總兵官,甚至比起吳惟忠將軍當年的官職都毫不遜色。難道這樣,你就可以忘記本心了嗎?!”
陳文的質問直擊吳登科內心最為柔軟的那一部分,以至於這個原本五大三粗、性格豪爽,隨著讀書的進步和官職的提升日漸有了些傳統武將的威嚴和氣勢的漢子,此刻已滿是愧疚的神情。
“大帥……”
看到吳登科的反應,陳文搖了搖頭,示意他無需多言。繼而說道:“吳兄弟,今日我告誡於你,其實也是希望有一天當我忘記了我等那份本心之時,有一個人能夠提醒我,以防止犯下更大的謬誤。而這個人,我希望是你。”
“是。末將遵命!”
王江的不知所蹤在這段時間以來,使得陳文心中的隱憂愈加的深重了起來。歷史上王江曾因為其母被捕而被迫降清,直到他的母親去世後才設計逃出監管之地,繼續反清。
可是隨著陳文的出現,王江不僅逃過了永曆四年清軍對四明山的圍剿,就連他的母親和妻子也安然無恙,此刻更是身處於義烏縣城的縣衙後堂,與孫家的小媳婦和王翊的女兒暫居此地,等待明軍扛過這波圍剿後再行安置。
可是現在王江卻音訊全無。由於歷史開始發生偏轉,陳文也完全不知道這裡面發生了什麼,而未知也使得他的心中產生了不小的惶恐。尤其是想到王江可能存在著身死或是被人劫持的可能,那麼他所勢必將要獨自面對浙江,乃至是江南清軍的壓力。
一旦如此,他曾經奮力堅持的東西或許就會在情勢的逼迫下選擇放棄,而這卻是陳文所不願意看到的。
結束了對吳登科的談話,陳文便趕去縣衙見王江的母親。出乎陳文意料的是。王江的母親並沒有提及王江太多的事情,只是詢問了幾句陳文派人尋找王江的進度。便引了另一個人出來相見。
雖說是男女有別,王江母親引來的那人陳文卻也見過多次。當年僅十三歲,身穿著孝服的王翊的女兒走上前來行禮,陳文只得連忙起身回禮。
關於王翊的女兒,陳文的部將們,尤其是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