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曆元年,由於魯監國受鄭彩之邀大鬧福建,使得福建的軍事壓力劇增,浙江清軍被迫南下援閩。
聞之浙江清軍主力南下,“寧波六狂生”中的華夏、王家勤、董志寧便串聯了屠獻宸、楊文琦、楊文瓚、董德欽等人便密謀將整個浙東的抗清武裝組織起來一舉光復寧紹,進而圍攻杭州。
為此,他們透過馮京第聯絡了舟山的黃斌卿,又派人約了王翊和李長祥等義軍進攻紹興府,同時還與原在史可法麾下任職,此時作為滿清寧紹巡視海道孫枝秀的中軍遊擊陳天寵、仲謨二人相約,在黃斌卿攻城時反正,一舉拿下寧波府城鄞縣。
當時浙東清軍兵力吃緊,寧波本就不多的清軍還有一支奉命南下臺州,使得這裡的清軍兵力更加捉襟見肘,而他們的計劃如果能夠保證其突然性的話成功的可能性可謂高得驚人。
可問題在於這些起義的謀劃者不僅聯絡了義軍、準備反正的清軍和舟山明軍,還在相熟的好友中四下串聯,最後訊息居然傳到了謝三賓那個無恥小人的耳中。結果被謝三賓告發給了清軍,才導致了王翊的老巢被寧波清軍襲擊、黃斌卿進攻寧波的慘敗以及寧波起義事敗,與事者被清軍抓獲處死。
最讓人無語的是,清軍抓獲華夏時,滿清寧紹巡視海道孫枝秀垂涎於謝三賓的鉅額家產,誣告謝三賓為華夏等人的同謀,結果卻因為華夏不屑與這等小人為伍,在審訊時言及謝三賓不配與他們同謀,導致了那廝的僥倖脫罪。
從歷史的記載中,陳文知道明朝計程車大夫並不笨,而且可以說是非常的聰明。奈何在明朝優待讀書人的制度下溫養了兩百餘年,在朝廷便罵罵皇帝、欺負欺負武將,在家鄉便利用免稅田吸納百姓投獻,更有甚者結社凌迫地方官員,阻礙行政。
到了明末,原本朱元璋定製讀書人可以仗劍遊學以磨礪士風的讀書人們一個個搖著擦了香粉的扇子,帶著書童在人群之中大放狂言,可真要是需要他們做事時卻完全不知所謂。
生在網路時代,陳文很清楚南明的抗清運動是全國化的,幾乎每個縣的縣誌中都有相關的記載,無論是起事,還是失敗後遭到清軍的屠殺,寫滿了那個時代的正史和野史之中。
而各地的起事者除了那些反抗滿清官吏橫徵暴斂的民眾外,其他的很多則是由當地有威望的讀書人串聯、組織、帶領那些信任他們的百姓與清軍廝殺。可是這些讀書人由於平日裡不務實務,起兵之後往往昏招迭出,終落個敗亡的下場,害了那些信任他們與之共起的百姓。
讀過宋明的歷史,文官監軍是陳文所無法容忍的,不僅僅在於他那個武將的身份,更多還是由於文官領兵的愚不可及實在讓始終在滿清的壓力下如履薄冰的他不敢報哪怕一絲的信任。
當初王翊還在時,他便曾經一度準備在擊破了清軍針對四明山的圍剿後南下金華,開創新的根據地;而王翊被俘後,也是在王江出於四明湖之戰慘敗以及四明山殿後戰的大捷所造成的鮮明對比下選擇了不干涉軍務的情況下,他們二人才能合力堅持下來。
只是關於文官監軍的問題,陳文暫時還不打算去挑戰這個潛規則,但是監軍的人選首先要如同王江一般不干涉軍務,還會竭盡全力支援他繼續收復失地。他相信,只有如此這支本應在去年就被淹沒於四明山血海中的明軍殘部才能繼續在金華府堅持下去,甚至收復整個浙江,乃至南北兩京。
正因為如此,無論沈調倫是否會前來,陳文都已經打定了主意,向魯監國上表保舉孫鈺為浙西兵備道,作為他手中這支僅存的浙江明軍的監軍文官。
至於老營的文官集團,以分駐各縣為名進行分解,這些比孫鈺資格更老的文官們在距離產生的“美”面前用不了多久就會融入到新興的“浙江明軍”之中,而不再是單純的“大蘭山明軍”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