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部分

了。

王江的處置方式很是合乎他的性格,卻並不為陳文所認同。在他看來,若是王翊還在,亦或是領軍的是張煌言的話,這個犯兵只有死路一條,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遏制住軍隊騷擾百姓的事件再度發生。

歷史上,王江和沈調倫曾經在張名振、陳六御收復舟山期間再度起兵四明山,可是僅僅堅持了半年就被清軍徹底消滅。其原因中很有一部分便是王、沈二人管束不住軍隊,士卒偷盜劫掠百姓失了民心,致使其無法像王翊時那般聚集起更大的力量與清軍周旋。

就像是黃宗羲所說的那樣,永曆十年,大蘭山明軍復起,可是卻如“其父殺人報仇,其子行劫,盡失其傳矣”,如此焉能不敗?

後營吃著軍餉還在擾民的事情發生後,陳文已經開始有些後悔當初沒有將其收歸旗下進行管束,只是事已至此,也只能這樣了。此間左右兩營的殘部竟然也要求歸隊,同行的居然還有部分平岡明軍,這使得陳文心中的擔憂也隨之進一步加深了。

ps:這兩週,諸事不利,情緒也隨之低落,進而影響到了更新,尤其是這個星期。直到星期五才有一個好訊息,醫院那邊來信兒,筆者家人的檢查結束,並不算嚴重,半年後複查即可,阿彌陀佛。然後,筆者就感冒了……

ps:欠下的章節近期會盡量補上,年前補不上過年總能補齊的,實在不行就不去拜年了。

第十三章 文武

永曆五年七月十一,魯監國朝舟山行在。

由於要穿越清軍佔領區,再加上六月時清軍已經開始有意識的戒嚴海防,即便在有人引路的情況下,前往天台山宣詔的欽差也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返回到舟山。

將宣詔的過程、陳文反對招其入衛的問題、以及體量各部的情況盡皆向魯監國奏明後,那兩名欽差便離開了大殿。只是他們在離開後並沒有回家,也沒有前往魯監國朝廷當下最具權勢的定西侯張名振的府邸,而是來到了內閣首輔張肯堂的家,等待其下值。

今天的議題比較多,宣詔完成意味著大蘭山明軍重歸魯監國明軍序列,天台山各部明軍的詳情在手也好弄清楚那裡的形勢。至於陳文抗旨的問題,無論是魯監國,還是張肯堂都拿不出什麼解決的辦法,就連張名振也只是說了兩句不疼不癢的,便不了了之。

除此之外,前些天傳來的訊息,如陳文先前在報捷的奏疏中預料的那般,六月中旬時,清軍再度出兵圍剿四明山。只是和歷史上不同的是,這一次除了浙江提督標營和定海總兵標營外,清軍還出動了浙江巡撫標營,似乎是唯恐前兩部人馬不是四明山明軍殘部的對手一般。

這個訊息的傳來意味著清軍最晚九月就會圍剿舟山,這就好比是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了,魯監國朝廷的文武重臣們自然也能想象得到。

既然陳文的南塘營已經確定不會入衛舟山,那麼舟山明軍依舊會同歷史上那般孤軍作戰。只是臨行前的密談還是讓魯監國君臣產生了一絲的欣慰,至少浙江巡撫和徵虜將軍的官職沒有白給。

結束了政務,作為文官首領的張肯堂便急忙返回了家中,便進入內室與那兩個欽差進行商談。

“二位李將軍,此行可看出了什麼嗎?”

張肯堂口中的二位李將軍,年長的叫做李錫祚、而年輕的則叫做李錫貢,此二人皆是岐陽王李文忠的後人,只是並非承襲爵位的那一支,旁系而已。

此前魯監國詢問他們對於陳文的祖上有所瞭解與否時,他們便不甚清楚。畢竟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李文忠當年手下的親將頗多,一個到死才拿到百戶世職的小軍頭被世代簪纓,與國同休的勳貴李文忠家的後人牢記下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再加上他們本只是旁支的身份,就更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