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無市的地步,許多法國人揮舞著手裡的金法郎也未必能購買的。對於安南的北伐,許多的法國人甚至於包括法國政府都持支援甚至是鼓勵的態度,法國政府在北伐之初曾經未完的提出建議,希望安南政府行北伐債券,表示法國願意全部購買此類債券。可惜此時的安南也是不差錢,蕭智等人拒絕了法國的好意。正是因為以上種種的合作,才使得當初中英戰爭時,法國罕見的沒有像往常一樣支援英國,而是婉轉的支援了當時的安南,在法國資本家的眼裡,誰能給他們帶來利潤,誰就是他們的盟友。正如法國外長利納。西蒙說的那樣:“中國,尤其是安南的展是法國人民和政府所樂意見到的,我們期望雙方在更大的層面上進行交往和合作,這也是法國政府對現在中國所進行的革命(北伐)的態度,希望北京政府能充分考慮民眾要求”。
對於安南的北伐,英國人可以說最糾結的。一方面他們不希望看到中國過於強大,不希望在這個世界上出現一個可以和日不落帝國爭雄的強國出現,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中國能夠像安南那樣更加的開放而富有包容性,最少希望北京政府不要在頑固的堅持自己封閉式的統治。現在的英國還完全沒有做好和安南打交道的準備,至少現在他們還心存疑慮:安南是否會像新興的德國那樣具有侵略性?英國不願意也不希望在同一時間自己面對兩個同樣強大的對手,儘管英國人知道這樣的事情正在從可能變為現實。從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崛起已經無可避免,安南即將主政中央政府。雖然現在中國(安南)的經濟只是剛剛起步,距離歐洲列強的標準還相差甚遠,但是中國的軍事力量已經遠遠過了這一標準,至少在海軍上,英國人已經不再敢說自己是世界第一了。英國政府和民眾在努力的使自己相信這一事實:英國必須改變自己的東方政策,不能同時給自己在歐洲和遠東樹立兩個強大的敵人。正如倫敦的媒體所說的那樣:“英國在遠東的存在是為了維持該地的和平。而不是動戰爭。法國皇帝拿破崙的預言已經成為了現實,英國應該行動起來,向中國表明,我們帶來的是和平的前景。英國希望同崛起的中國成為共同展的夥伴”。英國相索爾茲伯裡在議會表演講時說道:“英國是到了該做些什麼得時候,中國的更新步伐已經說明了一切,他們(安南)證明自己可以將一個國家帶進文明的世界,我們應該向他們敞開歡迎的大門。英國可以和新的中國成為朋友,共同面對這個世界新的挑戰。”這是英國政府,次公開表明自己對安南北伐的支援,也意味著清政府失去了一個最重要的盟友。
在英國相索爾茲伯裡表這篇演講後的幾個小時後,英國倫敦和法國巴黎的證券市場裡,安南(中國)債券的價格應聲上漲十個百分點,第二天,蕭智在南京表演講,表示歡迎英國先的講話,認為這是中英關係的新開端。安南政府的總理李思年對各國大使表示:現在的安南政府資金充裕,財政收入完全可以償還到期債務,同時為了照顧各方利益,除償還本金外利息外,安南政府將對到期債券分紅加息一成。受這一利好訊息影響,安南(中國)債券價格再次上漲十個百分點。英國民眾尤其是商人對英國相的這一行為表示支援。正如《倫敦時報》說的那樣:“我們的經濟在經歷了漫長的危機之後,第一次看到了復甦的跡象,中國這個市場即將向我們再次開放,相先生和商人們第一次取得一致性勝利”。
在做這道選這題的時候,恐怕唯有俄國人最為難選了,但是現在他也不得不做出決定了。至於德國人――他們現在還沒有精力管這些。
………【第六十五章 希望與恐懼】………
在中國的這次革命中,德國人能得到什麼?這是德國人和英國人同時想到的問題,所不同的是德國人希望得到利益,而英國人則要阻止德國人得到他們想要得到利益。至於俄國人,英國人雖然也不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