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部分

,管理海關及洋務事宜,在末尾又命其辦理交接事物。看著前後兩個有些矛盾的旨意,李鴻章面色不渝。交接什麼?自己本來就是北洋大臣兼著直隸總督,管著洋務,還能交接什麼,無非是淮軍的指揮權而已。看著聖旨,李鴻章心裡一陣冷笑,朝廷還真當淮軍是軟柿子,以為交接過去就能管的住麼?

其實李鴻章還真是錯怪了朝廷了,想想李鴻章是什麼?怎麼敢說讓致仕就讓致仕。

………【第六十八章 勢】………

李鴻章接到聖旨,暗自冷笑不已不說。就是駐紮在外面的淮軍將領聽了以後也是對朝廷鄙夷得很。且不說朝令夕改,單單是認為一紙詔書就想控制二十幾萬淮軍兵馬?各級將領就能聽朝廷的號令?

其實李鴻章和淮軍的將領還真是冤枉了朝廷的軍機大臣們,前一個詔書純粹是年輕氣盛的光緒帝下的。本來按照現在的清廷的規矩,這樣的詔書需要經過慈禧的批准,但是光緒帝憤怒於淮軍在與叛軍的幾次交鋒中的畏縮不前,繞過慈禧與內閣,直接聖旨要開革了李鴻章,純粹是個人行為。當慈禧與內閣軍機們接到小太監的通風報信後,均是大驚失色。且不說現在淮軍幾十萬人云集京畿,萬一有個兵變動亂麻煩就大了。單是李鴻章現在的身份也不是說開革就開革的,而且還是這麼一竿子擼到底。所以在接到訊息後,慈禧與一眾軍機大臣俱是大驚失色,慈禧更是連忙出懿旨,安撫李鴻章及淮軍眾將,也顧不得照顧光緒的臉面了。

不提北京的這場鬧劇如何收場,現在安南也已經開始了新的攻勢。在清軍新編軍隊換防剛結束不久,北伐軍東路部隊就在軍艦的掩護下越過長江防線,沿運河古道北上江蘇,進抵淮安,前鋒直逼宿遷。在與清軍新編部隊的的交戰中,北伐軍將領一陣無奈,因為這些清軍逃跑的機動能力大大提高,許多地方的新編清軍手裡拿著新式步槍卻不會用,在交戰時竟然還有許多人不知道如何打槍。更有少數人竟然把帶刺刀的步槍當原始的長槍使用,揮舞著就衝了上來。雖然勇氣可嘉,但是效果實在是讓人無語。倒是北伐軍士兵們在開槍時都有些無奈,覺得這樣的戰鬥甚是無聊。

徒有其表的清軍新軍被一陣槍炮收拾了個乾淨,剩下的就簡單多了,除了行軍就是收繳地方武裝了武器了。清軍新軍除了在剛開始展現了一下他們的勇氣外,就剩下一路狂逃了。以至於北伐軍的將領們,都懷疑這樣進展神是不是清軍的誘敵之計了,屢次命令部隊要穩紮穩打,切莫貪功冒進中了埋伏。東路北伐軍進展神,中路的的進攻就有些麻煩了,張之洞在湖北清軍新軍和朝廷的新軍大為不同。戰鬥力還是相當厲害的,雖然重武器缺乏,但是依靠有利的地形,還是在節節抵抗北伐軍的進攻。雖然北伐軍佔領了武漢等江邊重鎮,但是並沒有徹底打垮湖北新軍主力,反而陷入了需要分兵各地駐守的尷尬境地,要不是在安徽戰場的北伐軍在取勝後,及時增援湖北,張之洞都有可能反攻回來。

湖北的清軍抵抗激烈,但是不能挽回清軍在整個戰場上的劣勢。相比於第一階段的北伐,這次的北伐蕭智等人顯得更加從容,也更加的自信。北伐軍實力增加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蕭智現在佔據了絕對的主動權,也就是佔了所謂的“勢”。相比於第一階段,現在蕭智進可以佔據北中國黃河以南的大片區域,退可以就受長江佔據富庶地區。反觀清廷,接連丟了江南及四川等富庶地區,財政困難不說,軍火也得不到及時補充,淮軍和新編清軍矛盾漸生,朝堂上也是紛爭不斷,保守派與維新派互相指責對方。光緒與慈禧也是矛盾不少,這從給李鴻章的那兩道完全矛盾的聖旨就可以看出來。在蕭智等人看來,是徹底解決國內問題的時候了。

湖北的新軍還是沒能抵擋住北伐軍的步伐,張之洞也不是神仙。在北伐軍不斷的攻勢面前,清軍新軍被一點點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