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出來了,就需要人來演奏。這個時候還是得李好出馬,李好不是很懂這些樂器,但是他有操作說明還有系統翻譯出來的古代曲譜,只要有這個就行。
綰她們還有吳王府上的那些藝人音樂造詣不低,大家聚一起琢磨幾下也就都懂了。音樂這東西其實是相通的,何況還有說明和樂譜。多演奏配合幾次,很快就能摸準。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一個簡譜了,這也是李好帶過來的。古譜終究是複雜了點,用簡譜就方便不少。李好只要大致說下,這些唐朝的樂師看幾遍再演奏一下就懂,演起來非常的順溜。
這專業人士就是專業人士啊,至於那什麼五音譜和七音譜就不管了。不要懷疑這些老祖宗的智慧,他們的智慧曾經引領了整個世界的發展。
要知道古代其實對技術工這個工種是用歧視眼光看待,地位很低下。但是在這種條件下老祖宗們還能整出四大發明出來,可想而知這些老祖宗是多麼的牛逼。
回頭想想那些言必說進口的啥好的,就連人家古代的一個破馬桶都是好的人。如果面對自己的祖宗的智慧會有何感想,外國的古代破馬桶雖然好,但是還是從老祖宗這邊進口過去的。
所以李好對古代的技術人才一向都是很重視的,無論他的那些學校裡面的學生和老師,還有道教的那些人,李好給他們的待遇都是最好的,而且地位也很高。
平時李好積分比較多的時候,他都會去系統裡面換一些技術資料過來。除了武器類的不能換,大部分民用工用的東西他還是能換,所用的積分比直接換技術要少不少。
這些資料換回來後,他把這些東西分類歸檔,然後交給自己府上的那些人開始研究起來。有研究結果出來的人要給予重重獎勵並予以登記註冊,並在新技術應用到實際中後還能從中獲取一定的收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鼓勵發明創造就要從古代抓起。那麼專利保護和註冊也得從古代抓起,不能挫傷廣大的老祖宗發明家創造家的積極性,也不能傷害到真正的有技術的人才。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修馬路多養豬
“有關係,大大的有關係。臣不僅不能算不務正業了,還是為大唐的富強做出了大大的貢獻。陛下如果不信,那請聽在下一一給陛下解釋清楚。”
李好接著李二的話心中一笑,只要李二願意聽,一切都好說。至於李二能不能聽的進去,李好管不著,不過相信這其中的好處李二應該能明白,所以隨即開始了他的長片大論:
“先說曲轅犁,這也是在下最早製作出來的東西之一。這個東西操作時犁身可以擺動,便於深耕,也能淺耕。且輕巧柔便,利於迴旋,省時省力。
這不僅節省了畜力還加快了耕地的速度,能讓每人平均日耕的土地得到大大提升,這不就是間接提升了糧食的產量了嗎?這能算不務正業嗎?”
“不算,這個對我大唐的農業好處多多,而你的功勳裡面也有它的一份。”李二聽後笑道,為了這事情,自己不是還授了功勳給這小子了麼?
“其次是土豆,紅薯的種植,這些農作物種下去以後,畝產十石以上基本都能保證,且不用佔用良田。雖然我大唐如今糧食產量較古代大有提高,但也只是畝產一石左右。
如果全國推廣下去種植土豆紅薯,我大唐百姓將再不用因為飢餓災荒而擔憂且還能略有剩餘,人民生活安穩平和,請問陛下這個算不務正業嗎?”
“這自然也不算不務正業。”李二很乾脆的承認下來,這些都是李好授勳的原因,李二怎麼會不承認?
“再者是水泥,水泥製造出來以後,我大唐興修馬路也不用再為到處開採石塊操心。而且水泥鋪制的路硬如石塊,使用時間長,施工方便,大大加快了修路的週期和工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