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新田城,晉楚盟誓進入了最後階段:雙方討論參加盟誓的成員國。
這次結盟,可算春秋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尤其是晉、楚雙方一起結盟,並有齊、秦兩大國認可,更是空前絕後的。晉、楚之外,有資格參與結盟的還有宋、魯、蔡、衛、陳、鄭、許、曹等十餘個國家。由於齊、秦兩國地位特殊,對於晉楚兩霸主並沒有專門朝見和納徵義務,所以只是它們認可盟約,而不作為正式締約國。
去除齊秦之後,宋國請求再度去除蔡國,因為蔡國現在已經是他們一個郡縣了,對此,趙武爽快地答應下來。緊接著,宋國要求將滕國當做自己的屬國,從名單上去除,趙武再次答應下來。與此同時,齊國要求從名單上去除邾國,因為邾國也成為了齊國的屬國……趙武同意了;鄭國要求去除陳國,理由跟宋國一樣,趙武依舊同意。
這份名單到了現在,已與真實的歷史大不相同了。名單上還增添了燕國,齊國接著要求從名單上去除燕國,燕人對此發出抗議,認為自己只是附庸,絕不是屬國。趙武接受了燕國人的說法,拒絕了齊國的請求。
“幸好牽好!晏嬰不在”,趙武拒絕齊國後,欣慰地將燕國劃入名單。叔向也暗自欣慰:“不錯啊!晏嬰不在,齊國的鮑國吶吶不言,欒灶說話總說不到點子上。明明燕人剛剛賄賂完齊人才獲得承認,齊人卻在此問題上退縮了。”
剛好戚林父走進來,插嘴說:“接受賄略承認燕國新君,畢竟不是什麼榮耀的事情,想必晏嬰在此也不會把這個當做理由提出來……執政,楚國人的要求來了。”趙武微笑著補充:“晏嬰在此的話,他會滔滔不絕,從三皇五帝開始說起,說燕國是齊國一手復國的,等等……好吧!楚人提了什麼要求?”
戚林父回答:“楚人說:這次盟會,魯國的地位應該向滕、邾兩國看齊。滕、邾這兩個國是別國的屬國,不參與盟誓。而魯國一向以來,相當於……嗯,簡直就是晉國的屬國,所以魯國不能參加盟會。”“無稽之談!”趙武冷笑:“魯人在郢都城下表現的非常勇烈,楚人這是報復,是故意給魯國,也給我們晉國難堪 拒絕他!”
“還有,楚國說:秦國既然不參加締約,那麼就不用到場了,秦君拒絕到場監督誓約。” “沒問題!”趙武臉上笑得跟一朵花似的:“告訴楚人:我正發愁怎麼應付秦人,既然秦人不到場,正好!”叔向反駁:“執政,如此一來,楚國方面就沒有監督誓約的人了;相反,我們晉國卻有,這不是意味著我們將低楚人一頭嗎?”“沒關係,楚人就喜歡在細節上玩弄小花招,無關大局,且讓他得意去吧!”
戚林父翻了翻名單,補充說:“我們是否把許國從名單上劃去,現在許國……”戚林父的猶豫是因為,趙武現在仍是名義上的許國相。“我也正在考慮這個問題:許國無君,讓我代表許國盟誓,太假了,不如干脆劃去許國的名字。”
“那麼,名單上的國家未免少了許多。現在名單上有:宋、衛、魯、鄭、曹、燕……曹國薛國國小,幾乎起不上大作用,這樣的話,加上晉、楚,總共……一二三,八國會盟,太少了!”
叔向聽說,臉上也露出難受的神情:“昔日周王封國,天下何止千國,如今依舊存在的國家,竟然如此之少,姬姓的血脈稀薄到了這種程度,悲哀啊!”
趙武拿起了名單,面上雖無表情,心裡在鄙薄:“如果你們知道,再過三五十年,天下只剩下七個國家,號稱戰國七雄,這裡面晉國分裂出的趙魏韓還佔了三個名額,不知道你們該如何悲哀?”
“但是,除了曹國之外,其餘國家的分量增加了”趙武指著名單,細聲細氣的說:“宋鄭兩國,現在涵蓋了蔡陳,一個國家相當於過去兩個國家,有他們的強大,我國的北部邊境安定了。至於魯國,他們現在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