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所以;值此關鍵時刻;裴世矩必須出手;必須繞過山東人直接指揮李風雲。
從李風雲所獻策略來推演;的確可以達到裴世矩的目的;同時也有利於齊王;畢竟好死不如賴活;有實力總比沒實力好;在牢外總比在牢內好;有功勞總比沒功勞好;天高任鳥飛的齊王或許便能抓到某個機遇扭轉逆境。同樣;此策也有利於山東人;如果山東人配合河洛人把齊王摧毀於通濟渠;雖然可以挑起關隴人之間的內訌;但必將遭到聖主和關隴本土勢力的瘋狂報復;付出的代價太大;不划算;反之;如果與齊王合作;聯手打擊河洛人;不但同樣可以達到打擊關隴政治集團的目的;同時還能把齊王一步步推上與聖主決裂的不歸路;或許便能讓齊王重蹈漢王楊諒之覆轍;重演漢王舉兵叛亂、皇族自相殘殺之悲劇。
然而;裴世矩為何如此信任一個反賊?為何把如此重要使命託付於一個反賊?他又憑什麼斷定這個反賊一定會對他言聽計從?
答案呼之欲出了。裴世矩在中樞主掌國防和外交事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南北關係;為此必須及時準確掌握北虜諸種的一舉一動;而要獲得北虜訊息;就必須在大漠上部署大量秘兵。裴世矩的手中就有一支秘軍;而李風雲曾是活躍在長城一線的大盜;據韋氏所知;邊陲的這些馬賊大盜;大部分都是秘兵;由此可以肯定;李風雲是秘兵;是裴世矩的親信部屬。
那麼;李風雲為何被邊軍抓捕?宇文述又為何將其羈押至東都?李風雲從白馬逃脫後;為何又要造反?韋福嗣找不到答案;但這些不解之謎目前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知道李風雲是裴世矩的人就行了;而裴世矩不會加害齊王;相反;從他的立場出發;他還要盡心盡力保護齊王。由此推測;目前通濟渠戰場處處都是陷阱;齊王稍有不慎就有敗亡之禍;唯今之策只有三十六計走為上了。
韋雲起搖頭苦嘆;“山東人居心叵測;齊王若遠離東都;極有可能重蹈漢王之覆轍。”
韋保巒微微皺眉;接著冷笑道;“重蹈覆轍又如何?當年若不是為了阻止山東人藉助漢王之力東山再起;我們豈會支援聖主?而聖主坐穩皇位之後;給了我們什麼回報?不但支援山東人對抗我們;還以此為要挾;逼迫我們支援他的變革。看看今日朝堂上;還有我們的位置嗎?朝政還在我們的控制之中嗎?若東征大捷;改革程序加快;十年二十年後;還有我們這些高門大族嗎?還有我們立身存命之地嗎?早知如此;當年我們寧願讓山東人漁利;也不願讓那些奸佞小人得志;讓瘋狂的變革奪走我們中土的未來。”
韋雲起臉色難看;猶疑不定。
韋福嗣則是連連點頭。他能理解韋雲起;身居高位;羈絆太多;沒有行險一搏的勇氣和決心;而韋保巒因為棄守郡縣剿賊不利;即便收復了濟陰也難逃罪責;遲早都要與自己一樣除名為民;很難東山再起了;所以於脆豁出去了;與齊王榮辱與共;誓死一博;失敗了也就賠上項上人頭;但勝利了則功成名就;人生將迎來最大輝煌。
“此事重大;應該與東都、西京那邊商量之後再做決策。”韋雲起建議道
韋福嗣和韋保巒都同意;此事關係到整個政治集團的未來;的確要慎重;不能一拍腦袋一衝動就做出決策。
三人隨即望向楊喃;請他最後定奪。
齊王倒是殺伐決斷;一則他不想回東都那座牢籠;其次他更害怕被聖主禁錮;如同行屍走肉般生不如死;所以他果斷決定;“約見白髮賊;孤要親自與他談。”
韋福嗣嘴上答應著;心裡卻否決了;在東都、西京那邊沒有拿出決策之前;齊王不能也不合適與李風雲見面。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將來此事一旦洩露;齊王死定了。
夏末;東都接到了從遼東行宮傳來的機密訊息;段文振遺策在高層中公開了;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