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頁

昏黃的馬燈下,鄂豫皖中央分局的緊急會議正在緊張地進行著。

隱蔽處,紅軍哨兵大睜雙眼,警惕地注視著周圍的一切。

會議正在討論:在敵人窮兇極惡、大軍壓境、規模空前的第四次&ldo;圍剿&rdo;

面前,我紅軍是繼續留在根據地與敵周旋,還是跳出根據地以外求生存、求發展?會議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主張紅軍跳出根據地作戰,尋機殲敵後再返回;另一種是主張紅軍留在根據地,分散遊擊,堅持鬥爭。會議最後根據多數人的意見決定:留下七十四師、七十五師和各縣獨立團在根據地開展遊擊戰爭。四方面軍總部率十、十一、十二、七十三師及少共國際團衝破敵人的封鎖,到平漢路以西活動,伺機打回根據地。

1932年10月12日夜,四方面軍主力從敵人夾擊的結合部撕開一道裂口,越過平漢路,開始戰略大轉移。

重傷新愈的王樹聲接替負傷的劉英,擔任七十三師師長,和他搭檔的是政委張廣才和政治部主任張琴秋。

七十三師是紅四方面軍下轄的第二十五軍的一支勁旅,歷經炮火錘鍊。

它在皖西組成不久,就參加了第三次反&ldo;圍剿&rdo;的鬥爭。在黃安、商(城)

潢(川)、蘇家埠、潢(川)光(山)四大戰役中與兄弟部隊密切配合,連戰皆捷,使蔣介石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ldo;圍剿&rdo;

計劃尚未完全實施即被粉碎。特別是在蘇家埠戰役中,七十二師擔任正面阻擊敵人的任務,全師上下齊心協力,以頑強的毅力晝夜搶修工事,苦練殺敵本領。在決戰的時候,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痛擊敵人於陡拔河,活捉了敵人皖西&ldo;剿共&rdo;總指揮、第七師師長厲式鼎,為蘇家埠戰役的空前勝利立下殊功。

王樹聲到七十三師後,立即喜歡上了這支英勇的部隊。王樹聲是一位敢打敢拼、智勇兼備的虎將,又有七十三師這樣的雄師,使得他如虎添翼,如龍入水,在轉戰皖西、豫南、鄂東的征程中,他率部多次予敵重創,使七十三師聲名日隆。

王樹聲率領著七十三師作為四方面軍總部和全軍的殿後護衛軍開始隨軍轉移,從此揭開了他戎馬倥傯的新的篇章。

國民黨反動派這次對鄂豫皖蘇區發動的第四次反革命&ldo;圍剿&rdo;,吸取了前三次&ldo;圍剿&rdo;失敗的教訓,規模空前,陣容整齊。蔣介石親自出馬,坐鎮武漢,李濟深坐鎮安徽蚌埠,糾集精銳主力師共三十多萬人的龐大兵力,採取&ldo;縱深配備,並列推進,步步為營,邊進邊剿&rdo;

的戰術,遇紅軍主力,則據地固守,待援合圍;擊破紅軍主力後,則並進長驅,四面堵截。大有掃光打盡、徹底消滅鄂豫皖紅軍之勢。

武漢。敵&ldo;剿共&rdo;總指揮部。

蔣介石背對著參謀人員,雙眼緊盯著牆上的軍事地圖。

聽到紅四方面軍主力已衝破其包圍的訊息後,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連聲發問:&ldo;什麼,共黨已突破我防線西移?難道他們長了翅膀嗎?&rdo;

說著,立即發布命令。蔣介石電令衛立煌率李默庵的十師、蔣伏生的八十三師、羅啟疆的獨立三十四旅尾隨追擊:胡宗南的一師在北面沿花(園)

襄(陽)公路、蕭之楚的四十四師在南面沿京(山)宜(城)公路,對紅軍實行平行追擊;劉茂恩的六十五師、馮鵬翥的六十七師、範石生的五十一師集中於襄陽、棗陽、宜城地區對紅軍實施正面阻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