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章 羅德島 - 2

羅德島人還在與他們島嶼相對的卡里亞(caria)沿岸建立了統治地位,這個地區被稱為“羅德島外地”(Rhodian peraia)。

它大致延伸至現代城市穆拉(mu?la)在北部,和南部接壤的裡基亞(Lycia)的卡烏諾斯(Kaunos),靠近今天的土耳其達利揚(dalyan)。

羅得島在公元前 3 世紀成功地實施了這項政策,對於本質上是一個民主國家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然而,到這一時期結束時,權力平衡開始崩潰,托勒密王朝的衰退使埃及成為塞琉古野心的誘人目標。

公元前 203\/2 年,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安提柯王朝馬其頓和塞琉古亞細亞國王菲利普五世(philip V)和安條克三世(Antiochus III)同意接受——至少是暫時的——他們各自的軍事野心:菲利普五世在愛琴海和安納托利亞西部的戰役以及安條克對埃及的計劃。

羅德島人領導的一個小國聯盟阻止了菲利普五世的海軍,但無法抵擋其強大的軍隊。

在沒有第三方可以求助的情況下,羅德島人(連同來自佩爾加摩、埃及和雅典的使者)在公元前201年向羅馬共和國(Roman Republic)提出請求。

儘管因與漢尼拔(hannibal)進行的第二次布匿戰爭(Second punic war,公元前218–201年)而疲憊不堪,羅馬仍同意介入,對菲利普與迦太基的聯盟感到憤怒,這導致了公元前214至205年的第一次馬其頓戰爭(First macedonian war)。

參議院視羅德島及其盟友的呼籲為向腓力施加壓力的機會。

結果是第二次馬其頓戰爭(Second macedonian war,公元前200–196年),羅馬獲勝,極大地削弱了馬其頓的實力、聲望和領土。

羅德島的獨立得以保留。

透過組織基克拉澤斯群島(cyclades)成立第二次尼斯群島同盟(Second Nesiotic League),羅德島的影響力在愛琴海得到鞏固。

羅馬在衝突結束後撤出希臘,但隨之而來的權力真空迅速吸引了安條克三世和隨後進入的羅馬。

羅馬-塞琉古戰爭(Roman–Seleucid war)從公元前192年持續到188年,羅馬、羅德島、佩爾加摩及其他與羅馬結盟的希臘國家共同打敗了塞琉古及其盟友,這是最後一個可能威脅羅馬統治的地中海大國。

在為羅馬提供了寶貴的海軍支援後,羅德島透過阿帕梅亞條約(treaty of Apamea,公元前188年)獲得了領土和提升的地位。

羅馬人再次撤出東方——元老院更喜歡附庸而不是省份——但顯然羅馬現在統治了地中海,羅德島的自治權最終取決於與羅馬的良好關係。

在第三次馬其頓戰爭(third macedonian war,公元前171–168年)後,這種良好的關係很快消失。

公元前169年,在與珀爾修斯(perseus)作戰期間,羅德島派遣阿基波利斯(Agepolis)作為使者前往執政官昆圖斯·馬爾基烏斯·菲利普斯(quintus marcius philippus),次年又前往羅馬,希望能使參議院反對戰爭。

羅德島在戰爭期間保持了嚴謹的中立,但在元老院中一些敵對勢力看來,羅德島與被打敗的國王珀爾修斯的關係顯得有些過於友好。

一些人甚至提議對這個島國共和國宣戰,但這一提議被阻止。

公元前164年,羅德島成為羅馬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