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5章 晚清中興名臣張之洞:清末新政的靈魂人物

去世的關鍵時刻。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0月,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離世,年僅三歲的溥儀繼位,年號改為宣統。醇親王載灃以攝政王的身份臨朝聽政,滿族親貴趁機集中權力,排擠漢族官員。袁世凱作為當時權傾一時的漢族大官僚,加之戊戌變法時曾出賣光緒帝,因而遭到載灃等皇族親貴的忌恨。

面對滿族親貴對袁世凱的排擠,張之洞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當載灃等人密謀暗殺袁世凱時,張之洞明確表示反對,認為在這種國家動盪不安的時期,不應該輕易誅殺大臣,尤其是像袁世凱這樣有影響力的重臣。張之洞的這一立場,體現了他在複雜的政治局勢面前的審慎態度。

然而,儘管張之洞反對誅殺袁世凱,清廷最終還是採取了其他手段來削弱袁世凱的權力。宣統元年(1909年)正月,清廷以袁世凱患“足疾”為由,讓他返回河南休養。這一舉動實際上是對袁世凱權力的剝奪,也是滿族親貴加強自身權力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張之洞的身體狀況也日益惡化。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張之洞病重。八月二十一日(1909年10月4日),他向清廷請求辭去所有職務,並於同日在位於北京西城區什剎海湖畔白米斜街11號院的寓所中去世。兩天後,即八月二十三日(10月6日),清廷追贈他“文襄”的諡號,以表彰他在政治和改革事業中的貢獻。

:()古代歷史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