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歷、求學經歷來看,馬芸遠遠不能和那些有著海外背景的網際網路創業者相提並論,什麼常青藤名校、矽谷經歷,和他一改無關,中關村對於他而言,已經算是很高大上的地方。
恰恰因為是野路子出身,真正的平民創業,所以從事網際網路行業後,馬芸對前沿科技反而比大部分有著海外教育的人更加留心。
越是不足,越是彌補。
如果說在大資料的研究上,資料中心領先了全國一個時代,那麼對於大資料的理解,馬芸可以說領先了全國網際網路從業者至少半個時代,和趙澤君無限接近。
那天在資料中心,最讓他震驚的,還並不是已經可以直接應用的20幾個應用模型。
而是剩下的一百多個研究型別的模型,以及資料中心一年多以來就擁有的海量資料,各類資料模型的建立速度和思路,這些才是未來大資料擁有無窮可能的基礎,也展現了資料中心的真正底蘊。
未來的大資料,絕不僅僅是某一個功能,某一項單獨的應用。
其實早在半年之前,阿里巴巴內部,就已經秘密的開始進行了大資料的研究,但恰恰就是因為阿里巴巴的專業性太強,能收集到的資料過於片面,有深度,缺乏廣度。
這一點限於阿里巴巴業務,很難改變。
所以在參觀完資料中心後,馬芸就決定必須加入百度澤聯科騰訊三家的資料中心,而且不能像三大入口網站那樣,只有有限的會員權力,必須和bzt三家一樣,擁有完整會員資格。
怎麼談,能拿出哪些籌碼,底線在哪裡,就變得極為關鍵。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