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9部分

書——原來皇太極在圍攻大淩河城,與遼西關寧軍和其餘各路明軍連番激戰之餘,又派遣阿巴泰貝勒率領一支偏師,繞道薊鎮,破邊牆殺入北直隸,以此來牽制明朝援軍。另一邊,得知韃虜再次破關南下,北京城內頓時一片惶恐,亂了手腳的朝廷一邊封城戒嚴,一邊四處調兵增援京師,至於大淩河的戰事,就顧不上了。

與此同時,走在前面的李九成,已經帶著兩千多遼兵譁變倒戈,投了突破長城南下掃蕩京畿各縣的阿巴泰所部女真兵。另一邊,在得知阿巴泰入寇北直隸和李九成叛亂投韃的訊息之後,陳新總兵大人聞訊之後不怒反喜——這下總算是有了正經由頭,不必再去填大淩河那個死地了!

——倒不是女真韃虜真的有那麼難打,而是頭頂的坑爹上司和身邊的豬隊友實在令人絕望。

於是,陳新立即下令全軍備戰,挺進北直隸戰區,跟“打草谷”的小股韃虜和為虎作倀的投韃明軍幾次交手,小有斬獲。但軍中的糧秣也消耗得厲害,偏偏各地縣城全部拒絕提供補給,好像他們跟官軍不是一個系統似的。同時畢竟雙方兵力眾寡懸殊,僅僅憑藉陳新手裡的這點人馬,實在是無力與阿巴泰決戰。於是便轉而前往天津,計劃透過當地港口籌辦給養,同時一邊向朝廷報功,一邊準備繼續往北京前進。

誰知糧秣尚未籌辦齊全,兵部的行文就來了:居然是命令他們別來勤王了!速速離開京畿滾回登州!

原來,自從勤王詔令下達之後,各路兵馬紛紛向京師開拔,可是朝廷似乎根本沒有想過要為這些部隊提供後勤保障。先是有一路山西勤王軍進抵京師,熟料朝廷上下忙於黨爭——國事亂,劾閣老,此乃是大明傳統,首輔周延儒正因為遼東慘敗而飽受言官彈劾,正為了保住權位而跟溫體仁激烈鬥法,滿朝文武都劃分了陣營彼此撕咬,根本無心政務……結果兵部竟然對外省援軍不理不睬,命令他們露宿在安定門外。憤怒的勤王軍將領前去責問戶部,當時還被東林黨控制的戶部居然回答說:“民居可宿”;另一支從河南趕來的勤王軍缺糧乏餉,向戶部索糧,戶部更是開出公文回答說:“民間有糧,何得全仰戶部?”

這些外省援軍自備糧秣千里迢迢趕赴京師勤王,自我感覺對朱明王朝已經是赤膽忠心了,豈料朝廷竟如此冷遇勤王軍,讓他們越想越怒越失望:既然這摳門的朝廷不管飯也不管住宿,吃飯穿衣都成問題,軍紀自然無法維持——既然朝廷戶部都已經說了,要咱們自己去搶房子住,搶東西吃,咱們還安分什麼?

結果,各路官軍在京郊肆意橫行,奪民房充當軍營,劫民糧充飢填肚,膽子小的偷雞摸狗,膽子大的殺人越貨,最初還只敢劫掠小民,後來逐漸開始打劫縉紳大戶,最後甚至連皇親國戚的田莊別墅也一樣搶了,當那些豪僕家丁來阻止的時候,軍將們就將眼睛一瞪:“……此乃朝廷詔令!教我輩搶了爾等作犒賞!”

得知朝廷居然如此荒誕行事——鼓勵勤王兵馬任意洗劫民間!京師居民頓時悲憤滿腔,咒罵官兵之害甚於賊兵建虜,而京師郊外在近年來屢遭兵災,住戶逃散多半,早已不復昔日繁華氣象,勤王軍縱然四處劫掠,亦無法籌夠糧餉,彼此都是滿腔怒火。因為分贓不均的緣故,各路官兵也逐漸爆發了衝突,弄得遼東韃虜未至,北京就已成戰場——京畿之外有建奴燒殺搶掠,京師城下則是官兵械鬥滋事,京師百善之地一時化為烈火地獄,城門白日緊緊合閉,富戶官紳連夜逃亡天津,企圖走海路搭船去南方“避囂”。

一直鬧到整個事態都已經快要沒法收拾了,深宮之中的崇禎皇帝才終於得知此事,頓時勃然大怒,叱罵外省勤王軍的將領“治兵無方,滋擾民間,莫肯用命,平時設官何用?”,並責令兵部嚴加整飭各路軍隊。可惜到了這會兒,哪怕皇帝的命令也不管用了,在朝廷把將領們給逼急了之後,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