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9部分

經過幾座貌似有數百年曆史的破橋之時,更是一次又一次毛骨悚然的靈魂昇華。

但是印度人民的素質真的非同凡響,哪怕坐在車裡的中國遊客都已經嚇得尖叫了,掛在車外面的他們依然嘻嘻哈哈……一路上還不斷有人因為臂力不夠而掉下來,但很快又一溜小跑重新攀到了車窗上。

等這輛車終於抵達佛祖悟道的菩提伽耶的時候,車上的乘客也已經在酷熱和驚悚之中差不多悟道了。

雖然是著名的風景旅遊區,但是菩提伽耶的髒亂嘈雜程度,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乍一看去,簡直毫無佛門清淨地的感覺。就像沿途所看到的其他印度城市一樣,菩提伽耶大街上到處都是垃圾,人們站在大街上隨便側轉身就小便也是常事。感覺印度人整個就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上。

眾人剛一下車,成群結隊的小乞丐就如同潮水般湧來,以飛快的速度追趕著遊客,眼睛亮晶晶地伸出手來輕聲呼喚“10盧比10盧比10盧比……”,如果遊客不肯理會,徑直向前走,馬上變成“5盧比5盧比5盧比……”,再不理會,就又變成了“1盧比1盧比1盧比”。轉換之無縫,真是令人讚賞。

而在小乞丐的後面,則是各種推銷旅遊紀念品的小販,這裡小販們全都反應機敏、英語流利,一看就是實戰出來的,永遠以”HELLO”開頭,然後開始極為熱情地進行推銷——王秋他們幾個剛剛掙脫了小乞丐的糾纏,就被一個賣佛像造型手錶的小販堵住:“……HELLO!朋友,看看手錶!看看手錶!”

王秋無奈地嘆了口氣,舉起左手說:“……我已經有手錶了。”

而小販則立刻很歡樂地建議說:“……換個手錶!換個手錶!”

一臉囧囧有神的王秋:“……”

好不容易擺脫了這些熱情過度的小販,接下來看到的則是滿街的各國宗教界人士,其中有穿紅袍的藏地喇嘛,披黃衣的東南亞僧侶,戴著眼鏡的日本和尚……但更多的還是印度本地苦行僧,渾身骯髒,打著赤膊,還往臉上和頭髮上塗了各種顏色的土,在街邊樹下被蚊子蒼蠅纏繞著,擺個奇怪的姿勢一動不動。

雖然這種搞法很像是自虐型的行為藝術家,但印度人顯然很吃這一套,不但不嫌棄他們髒臭,還畢恭畢敬地尊其為聖人。畢竟,當初的佛陀釋迦牟尼也是這麼參禪悟道、創立佛教的。

——據佛教文獻記載,兩千五百多年之前,尼泊爾的釋迦牟尼王子看破紅塵,出家修行,尋求大道,最初有五個夥伴隨同,先後向三個有名學者學道。但釋迦牟尼覺得那些學者都沒有真正的解脫辦法,便離開了他們。為了尋求解脫之法,釋迦牟尼和五個夥伴來到恆河南岸,今天菩提伽耶地方的一片樹林中苦修(跟現代印度的苦行僧一樣,擺出各種奇怪的姿勢餓自己)。他堅持不懈地苦修了六年,毫無結果,於是感到苦行也不是求解脫的辦法,便到河裡沐浴,隨後又接受了一個牧牛女供奉的牛奶,恢復了體力。

這時,釋迦牟尼的五個夥伴以為他灰心了,便離開了他,到別處去繼續進行自己的苦行。釋迦牟尼則獨自來到一棵菩提樹下,立下宏願大志,若不成正道,決不離開此地。他鋪上吉祥草,盤腿面東而坐,苦思冥想,終於在一天夜裡戰勝了各種心中煩惱魔障,明悟了正道而成佛。

遺憾的是,儘管早在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就赤著腳在印度大地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苦苦遊說,宣揚著“眾生平等”的思想宗旨。但是兩千多年過去,印度人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依舊一成不變。

總之,那棵菩提樹所在的地方,就是佛教的誕生地,現代的菩提伽耶。印度佛教四大聖地之首,也被人們稱為佛教界的聯合國——所以在進入菩提伽耶之後,沿途隨處可見一座座寺廟,中國的,日本的、韓國的、不丹的,緬甸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