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下場……眼看著皇帝居然非但不支援自己,還發密旨過來恐嚇,一時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熊文燦也只好暫時熄了殺黃石的心思,但小動作依然接二連三,比如暗示地方官府處處優待鄭芝龍等一干投誠海盜,煽動福建計程車紳鄉民,不斷侮辱和苛待黃石的部下。

這種全方位的打壓和冷暴力,實在是相當之難熬,全靠臺灣張偉和臨高方面的暗中輸血,黃石才得以勉強維持住福寧軍不至於崩潰——於是,惱火的黃石對明朝再無半分留戀,從此變成了瓊州“髡賊”的急先鋒。而飽受欺負的福寧軍上下,也對福建官府義憤填膺,徹底投了“髡賊”。(鄒維璉的個人理解)

如此折騰到崇禎三年秋,船堅炮利的瓊州“髡賊”繼橫掃珠江、炮打廣州,逼迫廣州官府簽訂城下之盟以後,又在福寧軍的協助之下,旋即乘勝繼續奇襲廈門、泉州,一口氣大破盤踞閩南的鄭家兵馬,斬殺鄭芝龍全家。接下來,黃石率領福寧軍佯裝從霞浦南下救援,實則是為了絞殺鄭軍殘部,企圖獨霸福建。

眼看著自己辛苦豢養的這些彪悍海盜,居然一夜覆滅,氣急敗壞的熊文燦頓時好了傷疤忘了痛,再次帶上撫標衛隊出來找黃石的麻煩,結果卻是再次一敗塗地,第二次淪為俘虜……面對黃石的無敵強兵和鄭家艦隊已然覆滅的現實,丟光了籌碼的熊文燦最終被迫低頭,跟黃石達成妥協,聯手糊弄朝廷——黃石因“戰功”晉升福建總兵,熊文燦搬家改任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到嶺南去收拾髡賊入侵之後的爛攤子。

※※※※※※※※※※※※※※※※※※※※※※※

等到前來接替熊文燦的新任福建巡撫鄒維璉,終於走馬上任的時候,整個福建的局勢已經敗壞得不可收拾——閩南的泉州、安平、廈門等富饒商港,全都變成了福寧軍的禁臠。閩南的地方官府則被髡賊的“工作隊”完全架空,衙役小吏不是投了髡賊,就是被強制遣散甚至逮捕下獄,不合作的縣官甚至會“被病亡”!福建水師和閩南的地方衛所,也都被髡賊收編,除了還披著一張大明的皮之外,早已宛如異國了。

而在省府福州所在的閩北,福寧軍也留下了霞浦的老營這麼一顆大釘子,時刻監視著省府福州的一舉一動,警告福州城內的巡撫衙門不準亂說亂動,也讓鄒維璉食不甘味、睡難安寢……

身為一位傳統的文官士大夫,鄒維璉當然不能容忍這些下賤武夫倒行逆施,凌駕於清貴文人之上作威作福,問題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福建省內的其它官軍,之前早已被福寧軍徹底打垮、遣散或收編,等到他上任的時候,巡撫衙門手裡已經是既無兵也無財,只能控制著以福州為中心的巴掌大一塊地方——最富饒的閩南自然是成了黃石的地盤,至於閩西的廣大內陸山區麼,更是“不服王化”已久了……

——史家研究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時候,往往只會把目光放在西北山陝的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身上,卻不知在號稱相對富庶的東南各省,在明末崇禎年間,同樣也是民怨四起,起義不斷,戰火頻頻:雖然不像北方那樣,動輒就是幾十萬人的武裝大遊行,但幾千人、幾萬人圍攻縣城的事情,還是屢見不鮮。

早在崇禎元年四月十一日,一支南贛起義軍就率眾攻破安遠縣城,劫庫放囚,宣佈開朝立國(很多農民軍就喜歡這樣過家家玩立國)。在被江西官軍擊潰之後,餘部又竄入福建,當即就掀起了一片燎原大火。

當時的福建雖然沒有遭到非常嚴重的天災,但卻被朝廷的苛捐雜稅、尤其是新增的“遼餉”、“剿餉”給硬是逼得民不聊生——事實上,以明末的工商業大繁榮景象,這麼一點捐稅不過是九牛一毛,但問題是,朝廷收稅完全著落在農戶身上,搜刮他們的糧食銀子,還要驅使他們去做勞役,一切的苦難都要落在他們身上。而和拼命壓榨農民相反,朝廷卻基本不收